百词典

《秋思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8:13:53

诗句

惠草芳巳歇,候虫寒不鸣。

相知惟白发,日夜满头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3:53

原文展示:

惠草芳已歇,候虫寒不鸣。相知惟白发,日夜满头生。

白话文翻译:

草木的芳香已经消散,候鸟因寒冷而不再鸣叫。只有彼此相知的人,才知道白发的滋生,日夜不停地增添。

注释:

  • 惠草:指的是春天生长的草,通常指芳香的草类。
  • 候虫:指待鸟或昆虫,通常在天气转冷时,它们会停止鸣叫。
  • 相知:指彼此了解,彼此知道。
  • 白发:象征老去,常用于表达时光流逝带来的衰老。

典故解析:

  • 白发:古人常用白发来象征衰老与人生的无常,强调时间的流逝。
  • 寒不鸣:在古代文学中,寒冷的气候往往使动物沉寂,用以映衬人心的孤寂与凄凉。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基,字伯温,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具有深刻的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冬之际,正值草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时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开头两句描绘秋冬的景象,草木的芳香已经消失,候虫因寒冷不再鸣叫,给人以萧瑟的感觉。第二部分则转向内心的感受,通过“相知惟白发”的表达,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命流逝的无奈。白发成为时间的象征,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关心是多么珍贵。在这幅秋冬的画面中,诗人不仅表达了自然的凋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整首诗结构简练、意象深刻,非常具有诗意和哲理性,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惠草芳已歇”:描述秋冬时节,自然界的生机已经消逝。
    • “候虫寒不鸣”:描绘寒冷的天气,生物因寒冷而沉寂,暗喻内心的孤独。
    • “相知惟白发”: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理解,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日夜满头生”:表示时间的无情,白发的生长象征着生活的压力与沧桑。
  • 修辞手法

    • 比喻:白发的生长比喻着时间的流逝。
    • 对仗:首尾两句相呼应,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对立。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凋零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际情感的珍视。诗人通过对景的描写引发思考,提醒我们珍惜眼前人。

意象分析:

  • 惠草:象征着春的生机,蕴含着美好的回忆与过往。
  • 候虫:代表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暗示着时光流逝的无情。
  • 白发:象征着衰老与岁月的积累,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惠草”指什么? A. 春天的草
    B. 秋天的叶子
    C. 冬天的雪

  2. “寒不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希望

  3. 诗中白发象征什么? A. 年轻
    B. 死亡
    C. 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秋思二首》与杜甫的《登高》,两者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杜甫更多地反映了国事的忧虑,而刘基则专注于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侧重点。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琴台 严真观 拟汉武还长安 游海珠寺 途中纪事 庚午三月闻小警出城呈同年谭郡博仲和兼呈潘挥使 病起将移居蕙曲 赠李庆生 高邮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廾字旁的字 车结尾的成语 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秃臣 田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强慝 易于拾遗 详味 生物医学工程 硁硁之愚 遗簪坠履 走之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众所瞻望 从结尾的成语 其貌不扬 漂母飧 包含幽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