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3:47
策名迫榆景,谢病去松厅。
博取儒先说,尤深道德经。
族通艾轩谱,葬得竹溪铭。
愁绝蟆陵路,哀笳不忍听。
这首诗表达了对惠安林丞的怀念和哀悼。诗人描述了自己的处境,感叹名声如同榆树上的光景那样短暂,因病告别了松树下的厅堂。他广泛吸收儒家的学说,尤其深入研究《道德经》。家族通谱承载着历史,葬礼上铭刻着竹溪的铭文。然而在愁苦的心情中,他无法忍受哀笳(葬礼的哀乐),感到前往蟆陵(林丞的墓地)之路的无尽悲伤。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政,号仲华,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达对时事的关切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为悼念惠安林丞而作,表现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儒家思想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挽惠安林丞》是刘克庄为悼念朋友而作,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痛。全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开头两句“策名迫榆景,谢病去松厅”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诗人对名望的感慨与对生死的反思,显示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拓展至儒家思想,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尤其是《道德经》所蕴含的深邃哲理,体现了诗人对智慧的追求。接下来的“族通艾轩谱,葬得竹溪铭”则突显了家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表现了对逝者的纪念与尊重。
最后两句“愁绝蟆陵路,哀笳不忍听”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深切的悲伤与无奈让人感受到失去挚友的痛苦。整体上,该诗不仅仅是对逝者的追悼,更是对生命、名利、文化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文化的传承,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道德经”作者是谁?
A. 孟子
B. 老子
C. 朱熹
D. 司马迁
诗中“愁绝蟆陵路”的意思是什么?
A. 感到愁苦
B. 感到快乐
C. 感到无聊
D. 感到兴奋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欢喜
B. 愤怒
C. 怀念与哀痛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