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台郎张质夫》

时间: 2025-05-07 06:53:24

诗句

春愁忽得故人书,喜极成悲泪满裾。

冀野驽骀虚伯乐,鲁门钟鼓骇爰居。

全家荡析饥寒切,病骨支离志虑疏。

敢以浮名误知己,缄辞写意愧何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3:24

原文展示:

春愁忽得故人书,喜极成悲泪满裾。
冀野驽骀虚伯乐,鲁门钟鼓骇爰居。
全家荡析饥寒切,病骨支离志虑疏。
敢以浮名误知己,缄辞写意愧何如。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愁苦,忽然收到了故人的来信,原本是喜悦,结果却因思念而悲伤,泪水湿透了衣襟。
在冀州的草野中,难得能遇到伯乐来识别我的驽马;在鲁国的门庭中,响亮的钟鼓声让我心惊肉跳。
一家人因饥寒而心力交瘁,骨头病痛,心中志向和思虑都变得模糊。
我怎敢让浮华的名声误解了我的知己,默默写下心中感受却又感到羞愧。

注释:

  • 春愁:春天的愁苦,指思念和孤独的情感。
  • 故人书:老朋友的来信。
  • 喜极成悲:喜悦过头反而变成悲伤。
  • 冀野:指冀州的草野,象征广阔的地方。
  • 驽骀:驽马,指普通的马,隐喻自己的才能平庸。
  • 伯乐:古代识马的名人,比喻能够识别和赏识人才的人。
  • 鲁门:鲁国的门庭,此处指代表当时的礼仪和文化。
  • 荡析:指家庭的困境与分离。
  • 志虑疏:志向和思虑变得模糊不清。
  • 浮名:表面的名声,容易误导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公元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云溪,明代初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要谋士之一,参与了明朝的建立。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正值作者思念故人之际。刘基在仕途上经历了许多波折,心中充满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名利的看淡,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家庭困境的深切同情。

诗歌鉴赏:

《寄台郎张质夫》是一首深情而又充满感慨的诗作。诗中,作者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春愁忽得故人书”,一封来自故人的信件让他感受到喜悦与悲伤交织的复杂情感,瞬间化作泪水,彰显出思念之深。接下来的几句,作者通过对比,描绘了自己身处困境的无奈,表达了对自己才华未被识别的失落感,使用“冀野驽骀虚伯乐”这一比喻,彰显了他对识才之人的渴望和对自身能力的自卑。

接着,作者提到家庭的困境和个人的病痛,展现出他对生活的无奈与悲苦。最后,作者反思自己是否因追求浮名而误解了知己的感情,内心充满了自责与愧疚。这一切情感交织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愁忽得故人书:春天的忧愁中收到老朋友的来信,激起了思念之情。
  • 喜极成悲泪满裾:本应喜悦,却因思念而悲伤,泪水湿透了衣服的下摆。
  • 冀野驽骀虚伯乐:在冀州的草野中,难得能遇到识才的伯乐,自己如同驽马般无用。
  • 鲁门钟鼓骇爰居:在鲁国的门庭中,钟鼓声让人感到震惊,暗示了对繁华的无奈。
  • 全家荡析饥寒切:家庭因饥寒而分离,生活困苦。
  • 病骨支离志虑疏:身体虚弱,骨头病痛,志向和思虑都变得模糊。
  • 敢以浮名误知己:自己怎敢因追求表面名声而误解了知己的感情。
  • 缄辞写意愧何如:默默写下自己的感受,却感到深深的羞愧。

修辞手法:

  • 比喻:“冀野驽骀”使用比喻,传达出作者对自我能力的自卑。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强烈,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反复:诗中对情感的反复表达,突出了思念的深切和复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困境的反思。作者通过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名利的淡泊,展现了一个文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愁: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故人书:代表着旧时友情的怀念。
  • 伯乐:象征着能够识别和赏识人才的人。
  • 饥寒:代表着生活的困境和无奈。
  • 浮名:象征着表面的虚荣与名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愁”指的是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愤怒
    d. 平静

  2. “冀野驽骀”中的“驽”是指: a. 快马
    b. 普通马
    c. 骑士
    d. 骑马的人

  3. 诗中提到的“伯乐”象征什么? a. 有权势的人
    b. 能够识别人才的人
    c. 浪荡之人
    d. 朋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但情感更为豪放和洒脱,而刘基则多了几分忧伤和无奈。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描写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与刘基的个人情感相对比,更具有历史感和哲理性。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刘基全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史乐府十二章·侍宴规 咏史乐府十二章·市价对 石梅 读危太仆云林集 焦公祠题壁 读巽川集 闻武洛社采薪歌 漫记 其六 漫记 其五 漫记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恩同再造 枉费心思 火字旁的字 碎玉零玑 锡蛇 長字旁的字 扣壶长吟 诲盗诲淫 私羡 再来 包含摛的词语有哪些 连底冻 門字旁的字 行宾 麻字旁的字 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