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4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46:33
周祀圜丘歌 皇夏
作者: 庾信 〔南北朝〕
旌回外壝。跸静郊门。
千乘按辔。万骑云屯。
藉茅无咎。扫地唯尊。
揖让展礼。衡璜节步。
星汉就列。风云相顾。
取法于天。降其永祚。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旌旗在外面的仪仗队中飘扬,车队在静谧的郊外门口停下。成千上万的马车整齐地停放,万骑如云般聚集。用茅草铺成的祭坛上,没有任何过错,地面被认真清扫,只有尊贵的仪式得以进行。揖让之间,礼仪得以展现,步伐稳重如同衡璜(古代的一种乐器)。星河齐整,风云相会,仿佛取法于天,愿这盛事可以带来永恒的祝福。
作者介绍:庾信(约513年-581年),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子山,号季明。他擅长诗歌,尤其是骈文,作品常以豪放、雄浑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历史、政治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诗歌的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活动有关,反映了对国家安定和美好未来的美好向往。
《周祀圜丘歌 皇夏》是一首展现祭祀仪式的古诗,充满了庄重的气氛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如“旌回外壝”、“千乘按辔”、“万骑云屯”等,整体构建出一幅气势恢宏的场景,令人感受到朝廷祭祀的庄严与神圣。
诗的开头便通过“旌”、“跸”等词汇引入,营造出一种隆重的氛围,接着转入祭坛的准备过程,强调了“藉茅无咎”和“扫地唯尊”,显示出对仪式的重视和对神灵的敬畏。后半部分则通过“星汉就列”和“风云相顾”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象征着天人合一的理想,以及对长久安定的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整齐划一,使用了对仗和音韵的和谐,展示了庾信作为诗人的技巧。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意象,诗歌不仅仅是对祭祀的记录,更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繁荣和祭祀仪式的崇敬,表达了对天命和未来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古代人对自然、社会及神灵的敬畏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旌回外壝”的意思是:
A. 车队出行
B. 旗帜在飘扬
C. 神明降临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藉茅无咎”是指:
A. 祭坛的干净
B. 没有错误的铺设
C. 祭祀的平安
答案:B
“星汉就列”中的“星汉”指的是:
A. 河流
B. 银河
C. 大地
答案:B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周祀圜丘歌 皇夏》的详细解析和理解,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