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二十四》

时间: 2025-05-05 18:05:51

诗句

太上之有立德,其次之谓立言。

树善滋于务本,除恶穷于塞源。

冲深其智则厚,昭明其道乃尊。

仁义之财不匮,忠信之礼无繁。

动天无有不届,唯时无幽不彻。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自非刚克掩义,无所离于剿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8:05:51

原文展示:

太上之有立德,其次之谓立言。
树善滋于务本,除恶穷于塞源。
冲深其智则厚,昭明其道乃尊。
仁义之财不匮,忠信之礼无繁。
动天无有不届,唯时无幽不彻。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自非刚克掩义,无所离于剿绝。

白话文翻译:

最高的道德在于树立品德,其次是树立言论。
树立善良要扎根于根本,清除恶行要追根溯源。
智慧深厚则心灵宽广,光明正大的道理才会受到尊重。
仁义的财富不会枯竭,忠信的礼节也不会繁杂。
动天地的事情没有不达到的,唯有时间没有幽暗的地方不能透彻。
行善的心在日间安逸,作伪的心在日间辛劳却拙劣。
如果不是刚毅克制掩盖了正义,就无法摆脱消灭恶行的责任。

注释:

字词注释

  • 太上:指最高的境界或原则。
  • 立德:树立道德。
  • 立言:发表言论或见解。
  • 树善:培养善良之德。
  • 务本:注重根本。
  • 冲深:形容内心深厚。
  • 昭明:光明显著。
  • 仁义之财:指仁义之道带来的财富。
  • 忠信之礼:指忠诚和信任的礼仪。

典故解析

  • 此诗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价值观念,如仁义、忠信等,体现了儒家的道德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约513年—约581年),字子山,号山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以其诗歌的清新、典雅和深邃的思想著称。

创作背景: 《周五声调曲》是庾信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所创作,反映了他对社会道德和人性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哲理性的语言探讨了道德、智慧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庾信对道德理想的深刻理解。开篇便指出“立德”与“立言”的重要性,强调内在品德的重要性远超过外在表述。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指出树立善良需从根本入手,消除恶行也要追根溯源,这种逻辑思维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智慧。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进一步阐释了道德和礼仪之间的关系,认为“仁义之财”是永恒的,而“忠信之礼”则是持久的,这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同时,诗中提到“动天无有不届,唯时无幽不彻”,表达了对时间与真理的思考,强调真理终将揭示。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凝练,逻辑严谨,展示了庾信作为文学家的深刻洞察力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上之有立德,其次之谓立言:强调立德的重要性,立言只是其次。
  2. 树善滋于务本:培养善良的品德必须扎根于根本。
  3. 除恶穷于塞源:消除恶行要追根溯源。
  4. 冲深其智则厚:内心的智慧深厚则心灵宽广。
  5. 昭明其道乃尊:光明正大的道理才会受到尊重。
  6. 仁义之财不匮:仁义所带来的财富是永恒的。
  7. 忠信之礼无繁:忠诚和信任的礼仪不会繁杂。
  8. 动天无有不届:动天地的事情没有不达到的。
  9. 唯时无幽不彻:唯有时间没有不能透彻的地方。
  10. 作德心逸日休:行善的人心中安逸,日子安闲。
  11. 作伪心劳日拙:作伪的人内心辛劳,但事事拙劣。
  12. 自非刚克掩义:如果不是刚毅克制掩盖了正义。
  13. 无所离于剿绝:就无法摆脱消灭恶行的责任。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采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句子结构和意义更加对称和和谐。
  • 比喻:如“仁义之财”将道德与财富相联系,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倡导内在品德的修养,反对表面的虚伪行为,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道德和品德。
  • :象征表达和沟通。
  • :象征善良和美德。
  • :象征恶行和不道德。
  • 仁义:象征人际关系的和谐与道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强调了哪个是最重要的?

    • A. 立言
    • B. 立德
    • C. 立身
    • D. 立言
  2. 诗中提到“仁义之财”是指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道德财富
    • C. 名声
    • D. 权力
  3. 诗中提到“作伪心劳日拙”反映了什么?

    • A. 行善是轻松的
    • B. 伪善是辛劳的
    • C. 真诚是愚蠢的
    • D. 伪装是聪明的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阐述了仁义与礼的重要性,展现儒家思想。
  • 《道德经》:探讨道德和自然法则的关系,具有哲学深度。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展示了对社会的关怀,但庾信更侧重于道德哲理,而杜甫则关注现实困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庾信诗集》:收录庾信的诗歌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对古代诗歌的分析与解读。

相关查询

兰若杂言 其一 山居 睡起 题归云庵壁 和友人入山韵 赠吴少卿入山 送客之三衢 登慈云岭 会昙老 自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头参政 山上有山 長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乱首垢面 连判 幺字旁的字 禄无常家 包含瞰的词语有哪些 相亲相近 角字旁的字 乱结尾的成语 晩夜 雨旸时若 一技之善 悉尼歌剧院 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