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7:15
长春轩
四时花木绕栏杆,
倚杖朝朝带笑看。
树㡳清风能却暑,
床头新酒可袪寒。
地偏客少门长闭,
老去心閒梦自安。
睡起不知天早晚,
碧窗红日正三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四季变化中,欣赏花木的闲适情景。他每天都倚着拐杖微笑着看风景,清风从树下吹来,驱散了夏日的炎热;床头放着新酿的酒,可以驱除寒意。由于地处偏僻,来客稀少,门常常紧闭。他年纪渐长,内心悠闲,梦境自得。醒来时不知天已早晚,只见碧窗外阳光正好,已是三竿时分。
本诗没有特定的典故,但表达了隐士生活的理想,类似于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作者介绍:吴俨是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主张诗歌应注重自然与人心的结合。其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表达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吴俨晚年,可能是在他隐居生活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隐士生活成为一种向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享受。
《长春轩》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现了作者吴俨的闲适与恬淡。在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从容。诗的开头描绘了四季中的花木,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随着季节的变化,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倚杖朝朝带笑看",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年迈的身体状况,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接着,诗人通过清风与新酒的意象,传达了夏日的清凉与冬日的温暖,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享受。这种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的后半部分则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的孤独,"地偏客少门长闭",通过对人际关系的淡然,传达了老年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最后,诗人在睡醒后对时光的无知,"不知天早晚",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这首诗整体上渗透着一种淡泊明志的哲学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洒脱与从容。吴俨通过这首诗向我们传递了对自然、生命与内心平和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淡泊,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体现了理想的隐士生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倚杖”指代什么?
A. 年龄大
B. 朋友
C. 家具
D. 书籍
诗中“地偏客少门长闭”暗示了什么?
A. 诗人热情好客
B. 诗人孤独的生活
C. 诗人喜欢热闹
D. 诗人常有客人
根据诗意,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忧虑重重
B. 无所事事
C. 安闲自在
D. 忙忙碌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