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捣帛石》

时间: 2025-05-03 17:30:08

诗句

婺女织玄绡,欲作六铢衣。

空山捣寒月,传声彻云闺。

可笑绮縠女,不识砧与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0:08

原文展示:

捣帛石 李廌 〔宋代〕 婺女织玄绡,欲作六铢衣。 空山捣寒月,传声彻云闺。 可笑绮縠女,不识砧与机。

白话文翻译:

婺女星织着黑色的薄纱,想要制作轻盈的六铢衣。 在空旷的山中,月光下捣衣的声音,传遍了云中的闺房。 可笑那些穿着华丽绸缎的女子,不认识捣衣石和织机。

注释:

字词注释:

  • 婺女:指婺女星,即织女星。
  • 玄绡:黑色的薄纱。
  • 六铢衣:极轻的衣物,古代以六铢为极轻。
  • 捣寒月:在寒冷的月光下捣衣。
  • 云闺:指高处的闺房,形容女子居所高远。
  • 绮縠女:穿着华丽绸缎的女子。
  • 砧与机:捣衣石和织机,代表劳动。

典故解析:

  • 婺女织玄绡:引用织女星的典故,象征勤劳和手工艺。
  • 六铢衣:典故出自《汉书》,形容衣物极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多描写自然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比婺女星的勤劳和现实中华丽女子的无知,表达了对劳动的赞美和对奢华生活的讽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婺女星织玄绡的意象,展现了勤劳和手工艺的美。诗中的“空山捣寒月”一句,以寒冷的月光和空旷的山景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勤劳的氛围。而“可笑绮縠女,不识砧与机”则直接对比了勤劳与奢华,讽刺了那些只知享受不知劳动的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对劳动价值的肯定和对奢华生活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婺女织玄绡,欲作六铢衣”:以婺女星织布的意象,引出勤劳的主题。
  • 次句“空山捣寒月,传声彻云闺”:通过捣衣的声音,传达了勤劳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
  • 末句“可笑绮縠女,不识砧与机”:直接对比,讽刺了奢华女子的无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婺女星的勤劳比作织布,形象生动。
  • 对比:通过勤劳与奢华的对比,强化了主题。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婺女星勤劳的赞美和对奢华女子的讽刺,强调了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婺女:勤劳的象征。
  • 玄绡:手工艺的象征。
  • 空山捣寒月:孤寂和勤劳的结合。
  • 绮縠女:奢华和无知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婺女”指的是什么? A. 织女星 B. 婺州女子 C. 普通女子 答案:A

  2. “六铢衣”形容的是什么? A. 极重的衣物 B. 极轻的衣物 C. 普通的衣物 答案:B

  3. 诗中“可笑绮縠女,不识砧与机”讽刺的是什么? A. 勤劳的女子 B. 奢华的女子 C. 普通的女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意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山居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廌的《捣帛石》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使用了月夜的意象,但前者强调勤劳,后者强调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李廌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查询

下第东南行 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复侍御 靖安寄居 西斋养病夜怀多感因呈上从叔子云 夷门雪赠主人(是赠陆长源,陆有答诗) 劝友 暮秋感思 达士 自叹 饥雪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煎堆 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不睹是 比字旁的字 读书君子 百年大业 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藕丝 滑头滑脑 狐狸尾巴 毛躁 攴字旁的字 行尸坐肉 飠字旁的字 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尾 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