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6:45
暮秋
十日都门雨,风烟已暮秋。
甑香新菽粟,篝暖故衣裘。
意气临书健,形骸顾影愁。
何时剡中路,秣蹇憩山邮。
在这阴雨连绵的十天里,京城的天气已经进入了深秋。新煮的豆粥散发着香气,篝火旁的旧衣裘温暖着我的身体。虽然我在书桌前的精神状态良好,但我的身体却因孤独而感到忧伤。什么时候能在剡溪的路上,骑马休息在山中的邮亭呢?
诗中提到的“剡中路”与“秣蹇”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剡溪是著名的风景名胜,曾吸引许多文人墨客,陆游在这里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政治上屡遭挫折,但仍然坚持爱国主义,作品多反映忠诚与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他生活困顿、心志未遂之时,虽然身处衰老和孤独,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暮秋》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雨景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开头两句“十日都门雨,风烟已暮秋”以景写情,营造出一种阴郁、萧瑟的秋天气氛,仿佛预示着诗人心中忧愁的来临。接下来的“甑香新菽粟,篝暖故衣裘”则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珍视与怀念,温暖的篝火和新煮的粥象征着他对温暖与安宁的追求。
“意气临书健,形骸顾影愁”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冲突。尽管精神状态良好,但身体的孤独和衰老却让他感到无比愁苦。最后一句“何时剡中路,秣蹇憩山邮”则是对理想生活的无限向往,剡溪的美丽景色在诗人的心中成为了一种理想的寄托,表达了他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整体来看,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广阔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十日都门雨”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意气临书健,形骸顾影愁”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状态?
“何时剡中路,秣蹇憩山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