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字木兰花 其二》

时间: 2025-08-07 17:51:37

诗句

妙相逢处。

可能留得香魂住。

住亦无多。

啼鴂声声唤奈何。

人生何苦。

情痴争被红墙阻。

怜尔怜侬。

此愿茫茫似梦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17:51:37

原文展示:

妙相逢处。可能留得香魂住。住亦无多。啼鴂声声唤奈何。人生何苦。情痴争被红墙阻。怜尔怜侬。此愿茫茫似梦中。

白话文翻译:

在美好的相逢之处,或许能够让香魂留住,但也难以长久。啼叫的杜鹃声声传来,令人感到无奈。人生何必如此痛苦,情痴何须被红墙阻隔?我怜你,也怜我自己,这份愿望像梦一样遥不可及。

注释:

  • 妙相逢处:指美好的相遇之地。
  • 香魂:指美好的情感或灵魂。
  • 啼鴂:杜鹃鸟的叫声,常用来表达思念或哀怨。
  • 红墙:象征阻隔情感的障碍。
  • 怜尔怜侬:表达对彼此的怜惜之情。
  • 茫茫似梦中:形容愿望难以实现,像梦境一样遥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旭是清代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之时,诗人通过对人生苦乐的感悟,表达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 其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婉转的意象,传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开头的“妙相逢处”便抓住了读者的心,营造出一种美好的相遇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却将这种美好与现实的无奈相对比,表达出一种对爱情的忧伤与叹息。尤其是“啼鴂声声唤奈何”,将鸟鸣与思念结合,使得情感更加深沉。接着,“人生何苦”则将个人的情感上升到对人生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无奈与哀伤。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渗透着对人生苦涩的理解,最终以“此愿茫茫似梦中”收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感慨。诗中的意象如“香魂”、“红墙”,既是对情感的象征,也反映了人们在爱情与生活中的挣扎与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妙相逢处:描绘出一个让人心动的相遇之境,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2. 可能留得香魂住:表达了对这段情感的珍惜,希望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3. 住亦无多:暗示这种美好的状态难以持久,情感的脆弱。
  4. 啼鴂声声唤奈何:杜鹃的啼鸣象征着思念与无奈,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5. 人生何苦:以感叹的口吻反思人生的苦难。
  6. 情痴争被红墙阻:表达了对爱情被阻隔的无奈与抗争。
  7. 怜尔怜侬:对彼此的怜惜,展现出深厚的情感。
  8. 此愿茫茫似梦中:愿望如梦境般遥不可及,营造出一种无尽的惆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香魂”隐喻美好的情感。
  • 拟人:将杜鹃的啼鸣赋予情感,增强共鸣。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爱情的美好与人生的痛苦,探讨了情感的脆弱与无奈,反映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现实的无情。

意象分析:

  • 香魂:象征着美好而纯真的爱情。
  • 啼鴂:代表思念与哀愁,常被用来表达离别或失去。
  • 红墙:象征着爱情中的障碍与现实的阻隔。
  • 梦中:代表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暗示愿望难以实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红墙”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爱情
    • B. 阻隔情感的障碍
    • C. 自然环境
    • 答案:B
  2. “啼鴂声声唤奈何”中,啼鴂的叫声象征什么?

    • A. 欢快
    • B. 思念与哀怨
    • C. 无忧无虑
    •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愉快
    • B. 无奈与惆怅
    • C. 满足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

诗词对比

  • 比较高旭的《减字木兰花 其二》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奈的感慨,但高旭更强调现实的阻碍,而李清照则更多透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查询

寄题张景山大卿园池 和邱提刑寄湖南贾度支 读宿州天庆观门扉仙篆有感 李阁使新种洛花 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 游鼓山灵源洞 过囊山寄宏师 送石昌言知宿州 泗州登马子山观漕亭 宝月法喜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虎云龙 矢字旁的字 视死若归 瓦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游款 粗窥 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委絶 匸字旁的字 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大放光明 两脚居间 告罪 扭捽 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