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7:01
连宵风雨。黄叶林间秋几许。大地清凉。游子惊心忆故乡。人生如寄。对景频弹思母泪。何日归期。回首青霜黯鬓丝。
连着几夜的风雨,秋天在黄叶的树林中愈发浓重。大地变得清凉,游子心中惊慌,思念故乡。人生就像寄居一样,面对眼前的景象,不禁流下思母的泪水。何时才能回家?回头望去,鬓发已染上青霜,显得黯淡无光。
“人生如寄”是一个常见的感慨,体现了古人对人生短暂、无常的哲学思考。与之相关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庄子》中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作者介绍:吴山,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诗风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擅长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身处异乡之际,恰逢秋冬交替,心生对母亲的思念,故而写下此诗,既表达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也反映出他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这首《减字木兰花 思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游子在秋夜中的思乡情怀。诗的开头以“连宵风雨”引入,描绘出一种凄凉的自然环境,与游子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随着诗歌的推进,作者通过“游子惊心忆故乡”这一句,表现出游子对故乡的强烈思念和内心的惶恐。最后,随着“回首青霜黯鬓丝”的出现,诗人不仅反映出自己对母亲的思念,更折射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无奈与伤感。这首诗的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人生如寄”),对仗(如“思母泪”和“归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乡与思母的主题,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游子”指代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他的朋友
C. 他的母亲
“人生如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人生的热爱
B. 对人生的无奈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者都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吴山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思母情感,而白居易则更侧重于友人的离别,体现了不同的情感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