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9:57
方与旧将饮,谈兵灯烛前。
闻有故交至,心喜辄论边。
跨马踏明月,往见竞留连。
且共语出处,子怀予久然。
男儿太平时,功业未可先。
故当守诗书,道义跻古贤。
苟复不得用,卷以放林泉。
吾蕴诚若此,奈何贫所缠。
仕宦偶同郡,文字可以传。
行行志兹语,聊用乐永年。
我正和旧将军喝酒,谈论军事,灯火下。
听说有老朋友来了,心里高兴,便聊起边疆的事。
骑马踏着明亮的月光,去见朋友,彼此留连忘返。
我们一起谈论出处,朋友,你我很久没见。
在太平盛世,男儿的功业不能急于求成。
因此应当守住诗书,遵循道义,接续古人的贤德。
如果终究无法施展才华,就把它卷起放在山林水边。
我心中有这样的诚意,可是为什么却被贫困缠绕呢?
我们在同一个郡任职,文字可以流传后世。
愿意行行说说这些话,聊以取乐,度过余生。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是描写山水田园的作品。他的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与故友相聚之时,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在太平盛世中,他感受到功业的渺小与诗书的重要,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的坚持与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与故友的聚会,展现了梅尧臣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诗中对饮酒、谈兵、游马等场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但细细品味,每个意象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梅尧臣借由旧友相聚的机会,反思了男儿的功业与理想,强调了在太平盛世中,作为一个有志之士应当保持内心的坚守与对学问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则是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在仕途不得志、经济拮据的情况下,仍然对理想的执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梅尧臣的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忧伤与释然,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旧将”,指的是谁?
“跨马踏明月”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功业未可先”,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