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3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33:33
庭前新水色如蓝。
谷雨初旬共浴蚕。
山家少妇指纤纤。
各携篮。
日照柔桑露叶含。
庭前的新水清澈如蓝,
在谷雨初旬时节,大家一起给蚕洗澡。
山里的少妇纤细的手指着桑树。
她们各自提着篮子,
阳光照在柔软的桑叶上,露珠点缀其间。
谷雨时节是农耕和养蚕的重要时期,诗中提到的“浴蚕”意指在这个时节,农民们会对蚕加以照顾,象征着对生活的细致关怀。桑树则是与养蚕密切相关的植物,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朴实。
作者介绍:董如兰(畹仙)是清代女性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她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充满了生机和温情。
创作背景:在清代,乡村生活依然是主要的生活方式,养蚕和种桑是重要的经济活动。诗人在这种背景下,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乡村女性劳作的赞美。
《忆王孙》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诗中以“庭前新水色如蓝”开篇,描绘了春天的清晨,水色碧蓝,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通过“谷雨初旬共浴蚕”,引出了农家女性的日常劳作,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勤劳的赞美。
“山家少妇指纤纤”一句,描绘了细腻的女性形象,强调了生活的柔美与细腻。诗的最后一句“日照柔桑露叶含”,在阳光的照耀下,桑叶上的露珠闪烁,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气息,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女性勤劳的赞美。同时,诗中融入了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水色如蓝”)、拟人(“日照柔桑”)、对仗(“各携篮”)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和画面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人们的勤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谷雨”是指哪个节气?
A. 春分
B. 谷雨
C. 夏至
D. 秋分
诗中“山家少妇指纤纤”表现了什么样的形象?
A. 力量
B. 柔美
C. 智慧
D. 勇敢
诗中提到的“新水”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
A. 污浊
B. 清澈
C. 霓虹
D. 温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忆王孙》与《春江花月夜》,前者侧重表现乡村女性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美,而后者则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幽美与离愁。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的美,但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不同,前者更为温馨,后者则带有淡淡的忧伤。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