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2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24:36
定风波·寻春
作者:曾廉 〔清代〕
玉勒寻春日欲斜。山围江郭水平沙。
好著丹青图画取。去去。绿杨深处是苏家。
行到垂杨逢绣阁。寂寞。
美人东渡掩窗纱。帘下侍儿新打扮。
试看。越中生女尽如花。
在即将西斜的春日里,我骑马寻春。
青山环绕着江边的城郭,平展的沙滩显得分外宁静。
不妨画幅丹青将这景象描绘下来。
向前走,绿杨深处便是苏家。
走到垂柳旁,遇见了绣阁,
却感到一阵冷清。
那位美人正从东边渡过江来,轻轻掩上窗纱。
帘下的侍女新近打扮,
不妨看看,越地的姑娘个个都如花一般美丽。
作者介绍:曾廉,清代诗人,以词风婉约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极具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色和美人,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的追忆。
《定风波·寻春》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与人情的词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与感受。整首词通过春日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开篇的“玉勒寻春日欲斜”一句,画面感十足,展现了骑马出游的悠然自得,暗示着诗人对春天的向往。接下来的山围江郭与水平沙的描写则渲染了宁静的自然环境,令人感受到一种闲适的氛围。
词中提到的“绿杨深处是苏家”,不仅暗示了美人的居所,也象征着温柔与美丽的结合。接下来的“行到垂杨逢绣阁”则展示了诗人对美丽女子的期待与渴望,但随即的“寂寞”却又让人感受到一丝惆怅,似乎美好的事物总是伴随着孤独。最后的“越中生女尽如花”点题,强调了美人如花的绝代风华,完美地结合了自然与人文的美。
整首词不仅在语言上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也在情感上令人共鸣,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间的美好,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与女子的优雅身姿,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苏家”指的是哪个地方?
“越中生女尽如花”中的“越中”指的是哪个地区?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