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呈外舅孙莘老二首》

时间: 2025-05-07 07:14:21

诗句

甓社湖中有明月,淮南草木借光辉。

故应剖蚌登王府,不若行沙弄夕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4:21

原文展示:

甓社湖中有明月,
淮南草木借光辉。
故应剖蚌登王府,
不若行沙弄夕霏。

白话文翻译:

在甓社湖中有明亮的月光,
淮南的草木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辉煌。
或许应该剖开蚌壳去登上王府,
但不如在沙地上嬉戏,玩弄晚霞的轻盈。

注释:

  • 甓社:地名,可能指的是某个湖泊。
  • 剖蚌:指打开蚌壳,通常是为了得到珍珠。
  • 王府:指权贵的住所,象征权力与荣华。
  • 夕霏:指傍晚的云霞,形容晚霞的美丽。

典故解析:

  • 剖蚌得珠:这个典故出自古代,通常用来形容追求美好的事物,象征着获得珍贵的东西。
  • 王府:在古代,王府是权贵的象征,代表着地位和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呈外舅孙莘老二首》以其清新而淡雅的意境令读者沉醉。整首诗通过描绘甓社湖中的明月与淮南草木的辉映,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诗中第一句“甓社湖中有明月”描绘了湖面上的月光,明亮而清晰,令人心生向往;而“淮南草木借光辉”则进一步拓展了视野,让人感受到万物生长、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后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世俗权力的鄙弃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剖开蚌壳登王府象征着追求名利,但“行沙弄夕霏”却是更为自由洒脱的选择,表现了诗人内心对权力的反叛和对自然亲密接触的渴望。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一幅自然的画卷,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甓社湖中有明月:描述湖面上明亮的月光,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淮南草木借光辉:通过明月的光辉,草木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象征自然的美。
  • 故应剖蚌登王府:暗示追求名利的方式,剖蚌得珠的比喻。
  • 不若行沙弄夕霏:表达对自然生活的向往,玩耍于沙地与晚霞中,透出一种洒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明月”与“光辉”形成了和谐的对仗。
  • 比喻:剖蚌象征追求名利,而“弄夕霏”则象征享受生活的乐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反思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示了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光明与希望。
  • 草木:象征生机与自然的力量。
  • :象征财富与名利的追逐。
  • 夕霏:象征自然的美与生活的闲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甓社湖”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个地名
    c) 一种动物

  2. “剖蚌”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追求名利
    b) 享受自然
    c) 旅行

  3. 诗中提到的“夕霏”指的是什么? a) 清晨的雾
    b) 傍晚的云霞
    c) 晚上的星空

答案:

  1. b) 一个地名
  2. a) 追求名利
  3. b) 傍晚的云霞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黄庭坚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李白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相关查询

临江仙(晓晴) 春景 墦间 夏景 其二 松凉夏健人 寿王太守 其四 念奴娇(酬王城山) 春景 仰蜂粘落絮 秋景 天清木叶闻 月诗 摸鱼儿(和谢李同年) 归国遥(暮春遣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遥以心照 子字旁的字 一何至此 戈字旁的字 煤层 长生不死 玉翼婵娟 小灶 如嚼鸡肋 包含覆的成语 绝开头的成语 圈坔 鬯字旁的字 包含匾的词语有哪些 胶漆契 擅离职守 父字头的字 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