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40
游仙三首 其二
作者: 王立道
玉室书名久,
清溪得道初。
赤文河上箓,
鸿宝枕中书。
龙吐烧丹火,
鸾骖度海车。
偶来华表上,
终与世人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追求道理和精神境界上的孤独与超脱。诗中提到“玉室”的书名已经流传很久,而清溪象征着刚刚获取真理的开始。接着提到的“赤文河”和“鸿宝”则代表了道教经典和精神追求的珍贵。诗中“龙吐烧丹火”和“鸾骖度海车”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状态,最后,作者在华表之上偶然来访,感到自己与世人之间的距离愈发遥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立道,明代诗人,以道教思想为主导,作品多涉及自然、道理和哲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道教盛行的时代,反映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折射出其对现实世界的疏离与超然。
王立道的《游仙三首 其二》以清丽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描绘了作者对道教理想的追求。诗中通过“玉室书名久”的开篇,便引导读者走入一个充满道教色彩的境界。清溪象征着清明的心境,暗喻着对真理的渴望与追寻。接下来的赤文河和鸿宝则是对道教经典的追溯,显示出作者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求。
在描写炼丹和超脱的意象时,王立道巧妙地运用龙与鸾的意象,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神秘感。这里的“龙吐烧丹火”不仅是对道教炼丹术的描摹,同时也隐喻着精神的蜕变与升华。而“鸾骖度海车”则象征着飞越世俗枷锁的自由与高贵,展现了道教所追求的超然境界。
最后,诗人在华表之上的偶然出现,更是对世人与自己之间疏离感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呈现了王立道对道教理念的深切理解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在世俗与精神之间的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道教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与超然的渴望,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与高远的精神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室”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高深的道理与智慧
C. 道教的神殿
“龙吐烧丹火”主要描绘了什么过程?
A. 自然现象
B. 炼丹与追求真理
C. 日常生活
诗人感到与世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A. 密切
B. 疏离
C. 友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立道与李白在对超脱与孤独的表现上各有千秋。李白的诗歌更为豪放,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而王立道则更侧重内心的沉思与哲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