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6:55
《木兰花慢(重泊垂虹)》
作者:吴文英 〔宋代〕
酹清杯问水,惯曾见几逢迎。
自越棹轻飞,秋莼归后,杞菊荒荆。
孤鸣。舞鸥惯下,又渔歌忽断晚烟生。
雪浪闲销钓石,冷枫频落江汀。
长亭。春恨何穷,目易尽酒微醒。
怅断魂西子,凌波去杳,环佩无声。
阴晴。最无定处,被浮云多翳镜华明。
向晓东风霁色,绿杨楼外山青。
在清杯中洒水,我问水的故乡,习惯了在这里见到多少次的迎接。
随着轻舟飞越水面,秋莼归来后,杞菊荒芜,荆棘丛生。
孤鸥鸣叫,舞动着翅膀,渔歌突然中断,晚烟悄然升起。
雪浪在钓石旁轻轻散去,凉枫频繁地落在江边的沙汀。
在长亭中,春天的怨恨何其绵长,眼睛容易迷醉,酒意渐渐微醒。
心中怅惘,西子(西施)已去无踪,环佩声也无。
阴晴不定,最难把握,浮云遮住了镜中光华的明亮。
清晨的东风送来晴色,绿杨在楼外,山青如洗。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镇之,号梅溪,宋代词人,生于南宋,卒年不详。他的词风细腻而优雅,常以婉约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事态。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国事不宁的年代。吴文英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木兰花慢(重泊垂虹)》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词作。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韵律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开头以“酹清杯问水”引入,既有洒酒的动作,也隐含着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问和怀念。接着,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秋莼的归来与杞菊的荒凉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孤鸣”和“舞鸥”之间的对比,营造了孤独的氛围。渔歌的中断与晚烟的升起,似乎在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瞬息万变。后半部分,诗人抒发了对春天的思念与无尽的怨恨,“春恨何穷”表达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的“向晓东风霁色,绿杨楼外山青”则展现出一丝希望与美好的愿景,尽管内心充满了忧伤与惆怅,但依然向往光明的未来。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莼”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水生植物
C. 一种动物
D. 一种饮品
“春恨何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怨恨与无奈
C. 期待
D. 安宁
诗中提到的“孤鸣”是指谁的叫声?
A. 鱼
B. 鸥
C. 鸟
D. 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吴文英的《木兰花慢》在意象上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情感上则更为内敛与深沉。李清照的词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爱情的细腻,而吴文英则在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中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