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1:2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1:29:25
寿张守 其二
鹓班新谒紫宸回,
鱼佩初迎幕府开。
百里故乡同昼锦,
一年和气自春台。
甘棠政美无留颂,
泮水功成有异才。
他日听传公不老,
定知曾见武夷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新任职的感慨与祝愿。首先,鹓班(指鹓鶵,即传说中的美鸟)刚刚回到紫宸(指皇宫),而鱼佩(即鱼形佩饰)也首次迎接新的幕府开幕。诗人想起故乡的美丽,仿佛百里外的锦绣繁华在阳光下同样灿烂;又感叹一年四季的和气都是源于春台的温暖。甘棠树下的美政不需要留下颂歌,而泮水边的成功则孕育着不同的才俊。最后,诗人寄望未来,听闻公爵不老,必定会知道他曾经见过武夷山的风采。
作者介绍:赵彦端,宋代诗人,以婉约清新的风格著称,擅长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赵彦端新任职于某地之际,表达了他对职务的期许和对故乡的眷恋,反映了宋代官场的风气与诗人的人生哲学。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心境,通过精练的语言将个人情感与故乡的美丽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首句“鹓班新谒紫宸回”将读者带入官场的氛围,象征着新任职的喜悦与期待。接着,"鱼佩初迎幕府开"则进一步强调了新职务的开始,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以“百里故乡同昼锦”的意象,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即便身处他乡,也能感受到故乡的繁华。随之而来的“一年和气自春台”则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表现出一种乐观的态度。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甘棠政美无留颂”,强调政务之美不必用口碑来宣扬,反映出他对清明政治的向往。而“泮水功成有异才”则传达了对人才的期待,体现出一种鞠躬尽瘁的精神。
全诗以“他日听传公不老,定知曾见武夷来”作为结尾,抒发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表达了对长寿与成功的向往,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构思精巧,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描绘了对新职务的期待,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展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清明政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鹓班”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鸟
B. 高贵的地位
C. 乡愁
D. 自然风光
“百里故乡同昼锦”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情?
A. 对工作的热爱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友人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甘棠政美”意指什么?
A. 美好的政治
B. 乡村的美丽
C. 自然的和谐
D. 个人的成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