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2:37
作者: 赵彦端 〔宋代〕
拂拂轻阴雨麹尘。
小庭深幕堕娇云。
好花无几,犹是洛阳春。
燕语似知怀旧主,
水生只解送行人。
可堪诗墨,和泪渍罗巾。
轻轻的阴雨拂过,湿润了尘土。
小庭院里,深色的帷幕下,娇嫩的云朵飘落。
好花已经不多,然而这里依然是洛阳的春天。
燕子在鸣叫,似乎知道我思念的那位旧主。
水面上只懂得送别行人。
可怜这诗墨,和泪水一起渍湿了罗巾。
作者介绍:
赵彦端,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常含有深厚的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临别之际,诗人面对离别的情景,心中充满了对故人的怀念与不舍。此时正值春天,洛阳的春景依旧,但因离别而感到无比凄凉。
《琴调相思引》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种种感受。开篇以“拂拂轻阴雨麹尘”描绘出一种阴郁的天气,渲染出离别的沉重气氛。雨水与尘土交融,象征着心中的忧伤与不安。
“小庭深幕堕娇云”,通过庭院的描写,诗人展示了一个私密而美丽的空间,然而在这个空间里,却因即将离别而显得格外惆怅。接着提到“好花无几,犹是洛阳春”,洛阳的春天虽美好,但好花已不多,暗喻着往昔的美好时光即将逝去。
“燕语似知怀旧主”,燕子的叫声似乎理解诗人的心情,诗人与自然产生了共鸣。水面上只懂得送行,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最后一句“可堪诗墨,和泪渍罗巾”,表达了诗人在写下这首诗时流下的泪水,诗墨与泪水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厚的离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传达出浓烈的思乡情怀与离别之痛,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故主的深切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营造了情感的共鸣。如“燕语似知”将燕子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的主题,表现了对故主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揭示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孤独与伤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浓厚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细腻观察。
诗词测试:
诗中“好花无几,犹是洛阳春”表达了什么情感?
“燕语似知怀旧主”中的“怀旧主”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夜雨寄北》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更侧重于夜晚的静谧与内心的孤独;而《琴调相思引》则以春天的美景与离别的伤感形成对比,展现了浓厚的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