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0:20
书田舍所见
刘克庄 〔宋代〕
漠漠晴埃起远畴,占相云日几家愁。
细民方虑填中壑,巨室何心堰上流。
斩木由来基小衅,浇瓜谁为解私仇。
宁知送老茅檐下,犹抱书生畎亩忧。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远处田野上,阳光洒落,空气中飘起一层淡淡的灰尘。此时,云朵和阳光交替,似乎有几家人正因生活琐事而愁眉不展。农民们正担心着填补山谷中的水流,而那些富豪们却无心顾及堰坝的水流。砍伐树木的缘由本是小争端,而浇灌瓜果的,究竟是谁在解开那私下的仇怨?谁能理解在那茅草屋檐下,年长的人依然怀有书生般的忧虑呢?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彦甫,号净斋,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生于福建。刘克庄以其高洁的品格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著称,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反映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民生困苦,诗人以乡村生活为背景,反映出普通百姓的忧虑与富豪的冷漠,表现出对社会不公的思考与对乡村生活的深沉情感。
《书田舍所见》是一首充满社会关怀的诗作,通过描绘乡村的宁静与农民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诗的开篇以“漠漠晴埃起远畴”展现了一幅广袤宁静的乡村图景,给人一种悠远而空灵的感觉。而“几家愁”则迅速引入了人们的生活困扰,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细民方虑填中壑,巨室何心堰上流”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普通民众辛苦生活,忧虑着水流的充足,而富豪们却浑然无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也引发了读者对人性冷漠的思考。
“斩木由来基小衅,浇瓜谁为解私仇”通过砍伐树木和浇灌瓜果的比喻,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纷争,强调了个人之间的矛盾与解不开的旧怨。而最后一句“宁知送老茅檐下,犹抱书生畎亩忧”则以老者的视角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尽管身处乡间,但内心依然充满对知识与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心与对人性的思考,既有乡村的宁静,又有生活的苦涩,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虑与思索。
全诗通过描绘乡村景象与农民忧虑,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关注与对人性冷漠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怀。
诗中提到的“细民”指的是:
A. 富豪
B. 普通百姓
C. 学者
D. 官员
“漠漠晴埃起远畴”中的“漠漠”意指:
A. 清晰
B. 模糊
C. 明亮
D. 幽暗
诗中表现的主要主题是:
A. 个人荣耀
B. 社会关怀
C. 自然景观
D. 爱情悲剧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