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42:36
昔闻华胥与净土,道释寓言非目睹。
此图物色皆华人,太平气象在里许。
竞披野服装束俭,旋泻薄醪盆盎古。
小姑丘嫂丑骇人,襁儿于背行伛偻。
峄桐泗磬未尝试,手持蒉桴叩土鼓。
当时四安耕凿,百姓焉知有官府。
帝心犹不奈丛脞,欲以黄屋让支父。
乌乎放勋去已远,朝野多事民愁苦。
腐儒未暇论秦汉,齐榷鱼盐鲁税亩。
舟鲛衡麓设讥禁,□若海神愁摘煮。
计臣各操享上说,祸先及农次商贾。
南邻责米借斗斛,西舍诛帛空机杼。
又闻更盼平□□,□□□□□官庾。
何况防秋羽檄急,□□□□选材武。
下乡卒毒惨于蛇,坐衙官恶猛如虎。
十家九亡村落静,存者鬼质身繿缕。
有时适野挑荠食,亦或逢场戴花舞。
披图茅屋晴窗下,偶然释耒一摩拊。
老农未知陶唐世,过予瞪视口谵语。
暮年憔悴欲移乡,借问此是何处所。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42:36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昔闻华胥与净土,道释寓言非目睹。
此图物色皆华人,太平气象在里许。
竞披野服装束俭,旋泻薄醪盆盎古。
小姑丘嫂丑骇人,襁儿于背行伛偻。
峄桐泗磬未尝试,手持蒉桴叩土鼓。
当时四安耕凿,百姓焉知有官府。
帝心犹不奈丛脞,欲以黄屋让支父。
乌乎放勋去已远,朝野多事民愁苦。
腐儒未暇论秦汉,齐榷鱼盐鲁税亩。
舟鲛衡麓设讥禁,若海神愁摘煮。
计臣各操享上说,祸先及农次商贾。
南邻责米借斗斛,西舍诛帛空机杼。
又闻更盼平,官庾。
何况防秋羽檄急,选材武。
下乡卒毒惨于蛇,坐衙官恶猛如虎。
十家九亡村落静,存者鬼质身繿缕。
有时适野挑荠食,亦或逢场戴花舞。
披图茅屋晴窗下,偶然释耒一摩拊。
老农未知陶唐世,过予瞪视口谵语。
暮年憔悴欲移乡,借问此是何处所。
古时听闻华胥国和净土的故事,虽然道理和寓言我未曾亲历。
这幅图中的人物和场景都是华人,太平盛世的气象就在其中。
大家身着简朴的乡村服装,酒坛中流出的是古老的薄醪。
小姑和丘嫂的相貌丑陋,肩背襁儿走路都显得驼背。
峄山、桐树、泗水的磬石我未曾尝试,手持蒲扇敲打土鼓。
当时四方安定,百姓又怎知有官府存在呢。
皇帝的心情仍然无法忍受繁琐的事务,想要把黄屋让给支父。
哦,放勋已经远去,朝野之间多事,民众苦不堪言。
腐儒们没有时间讨论秦汉,齐国的鱼盐和鲁国的税亩。
船只和鲛人共舞,设下禁令,就像海神在忧虑着什么。
大臣们各自谈论享乐,灾祸首先降临农民,其次才是商贾。
南边邻居借米时斤斤计较,西舍的织布机空无一物。
又听说希望能再度平静,官库也迫在眉睫。
何况防秋的令状急迫,选材的武器又在紧张准备中。
下乡的士兵比毒蛇还凶狠,坐在衙门的官员如猛虎般恶劣。
十户人家九户死去,村落寂静,生者如鬼,衣衫褴褛。
偶尔在野外挑荠菜充饥,或许也能遇到场合,戴上花舞。
坐在茅屋的晴窗下,偶尔释然地抚摩一下锄头。
老农不知道陶唐时代,问我这究竟是何处。
暮年憔悴,想要迁居,借问这到底是何地。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德明,号冯山,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豪放的风格和对现实的关注而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动荡与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百姓疾苦之时,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和农民的艰辛,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
《击壤图》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农民的辛劳与困境,展现了一个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诗中描绘的田园生活虽然简单朴实,却也充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而现实却是官府腐败、民众苦难。诗人在这幅图景中,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苦难的深刻反思。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细致的描绘,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无奈与哀愁,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忧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描绘田园生活与现实困境,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测试:
刘克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华胥”象征什么?
诗中“十家九亡”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