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6:33
作者: 佟绍弼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死去馀何憾,生还各有思。
固应离可念,未觉遇俱迟。
回首空梁换,重澜古井悲。
转怜来日永,不必怨当时。
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死、离别和时间的思考。诗人感慨,既然已经死去的事物无须再感到遗憾,活着的人各有各的思绪。即使离别,心中仍应有念想,但却未必意识到相遇的时机总是稍显迟缓。回首往事,空荡的梁柱无不让人感到悲伤,仿佛是古井中重重的涟漪。转而怜惜未来的漫长,不必对当下的时刻心生怨恨。
作者介绍:
佟绍弼(1871-1945),近代诗人,曾任职于多个民主与教育机构,致力于传播新思想及文化。他的诗作风格多样,常结合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佟绍弼的一个人生阶段,可能正值经历个人或社会变故之际。诗中流露出对生死、离别的感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与情感的沉淀。
《感遇 其三》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探讨了生与死、离别与相遇的深刻主题。开篇即点明生死的关系,表达了对已逝事物的不必遗憾,反映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接下来的“生还各有思”则揭示了活着的人在思念中的孤独与无奈。
而“固应离可念,未觉遇俱迟”则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表明即使在离别时,心中仍应有念想,然而时间的流逝常常让我们意识到相聚的机会已然渐行渐远。通过“回首空梁换,重澜古井悲”这两句,诗人用“空梁”和“古井”的意象,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孤独与哀伤的情境,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难忘和现实的无奈。
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未来,提醒自己要珍惜时间,不必怨恨当下的处境。这种积极向上的情绪,给人以力量,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困境和挑战时,保持乐观与平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死与离别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强调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无奈时,保持乐观的心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已逝去的事物持何态度?
A. 感到遗憾
B. 无需遗憾
C. 感到愤怒
D. 感到高兴
“生还各有思”中的“各有思”指的是什么?
A. 大家都有自己的思念
B. 人人都在思考
C. 大家都在争吵
D. 人人都在快乐
诗中“古井悲”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快乐
B. 过去的悲伤
C. 未来的希望
D. 离别的痛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