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2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20:38
《浣溪沙 其四》
夜午看山旧寺楼,
别来岩桂五经秋,
好花凉月醉扶头。
一水又平桥畔路,
几人曾预镜中游,
山阳残笛更吹愁。
在夜晚和午后,我在旧寺楼上观赏山景,自从别离以来,岩石与桂花已经历了五个秋天。美丽的花朵与凉爽的月光让我沉醉不已。桥边的小路又平坦如水,几个人曾在镜子中幻想过这样的游玩,山阳的残笛声更添了一份愁绪。
郑文焯(生卒年不详,清代),字子彪,号雨村,晚号清江渔隐,浙江人。郑文焯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擅长描写山水与人文景观,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成作于甲辰年中秋后二晚,作者在石湖放舟,感受自然宁静的同时,回忆往昔的游玩时光,表达了对友人和过往岁月的怀念。
郑文焯的《浣溪沙 其四》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词作,描绘了诗人在秋夜中游览的情景。开篇便以“夜午看山旧寺楼”引入,给人以惬意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宁静的自然之中。诗的每一句都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别来岩桂五经秋”一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诗人在此地与自然相伴已久,感叹岁月的无情。而“好花凉月醉扶头”则通过美丽的花朵和凉爽的月光,传达出一种醉人的氛围。诗人似乎沉浸在这幅美好的画面中,忘却了世间的烦恼。
接下来的“一水又平桥畔路”描绘了宁静的水面与小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游玩意境。而“几人曾预镜中游”则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山阳残笛更吹愁”一句,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残笛声中透出淡淡的忧愁,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及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浣溪沙 其四》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岩桂”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