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3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32:04
散发长林下,松风入太清。
空山容暮色,落叶起秋声。
世险江天窄,云深草木平。
从兹归故土,勿作失群鸣。
在长林的阴影下,松风吹拂,清爽宜人。
空旷的山中,暮色渐浓,落叶飘落,带来秋天的回声。
世间险境,江河天空显得狭窄,云雾缭绕,草木变得平坦。
从此我将归回故乡,不要像失去群体的鸟儿一样鸣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松风”、“落叶”等意象,可以与古代诗人对自然的描写相联系,反映了对自然境界的向往与人生态度的思考。
作者介绍:
林蕴,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常常反映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变迁之时,诗人或许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短暂,因此在诗中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过秦松岭》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人在长林之下,松风轻拂,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诗的开头通过“散发长林下,松风入太清”,描绘出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清新空气的愉悦,激发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接着“空山容暮色,落叶起秋声”,则通过描绘黄昏的宁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第三联“世险江天窄,云深草木平”,暗示了世间的险恶与复杂,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与无奈。而最后一句“从兹归故土,勿作失群鸣”,则是诗人的自我告诫,表达了归属感与对故乡的向往,强调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稳定的重要性。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传达了一种内心宁静与归属感的渴望,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松风入太清”表达了什么意境?
A. 自然的洁净
B. 内心的宁静
C. 生活的繁忙
答案:A、B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强调了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对故乡的向往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B
“落叶起秋声”中“秋声”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声音
B. 生命的感慨
C. 自然的和谐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