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2:34
偷声木兰花 调清华
章士钊
午窗静寂宜轻睡。
除却瓶笙吹细细。
骤起墙隈。
侧榻鼾声逼似雷。
半床词卷都翻到。
仿佛神光无梦到。
让与高唐。
作赋终须说楚王。
在午后的窗边,一片静谧,正适合小憩。
除了瓶中的笙音轻轻吹奏,
我忽然从墙角起身,
侧卧的鼾声大得像雷鸣。
床上半卷诗词已翻到,
仿佛神明的光辉无梦降临。
我愿意让给高唐的诗人,
作赋时终究要提到楚王。
章士钊(1881-1973),字仲华,号静庵,原籍浙江,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他的诗风兼具古典与现代特色,擅长描绘生活细节,情感真挚而深邃。
《偷声木兰花 调清华》写于章士钊晚年的某个午后,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沉思与对文学的热爱,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午后场景,诗人在窗边轻松地打盹,外界的音乐与鼾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梦幻与现实交错的氛围。诗人用“午窗静寂宜轻睡”指出了环境的宜人,而“骤起墙隈”则带有一丝突兀,表现出内心的敏感与细腻。后面的“半床词卷都翻到”暗示了诗人在思索中被打扰,反映出他对文学的执着。最后的“作赋终须说楚王”则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复杂情感,体现了章士钊在古今文化交融中的独特视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体现了文学创作的责任感与对传统的尊重。
诗中提到的“鼾声”比作什么?
诗人希望把什么让给高唐的诗人?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对比两首诗,可以看出章士钊在描绘宁静生活时所展现的细腻与深邃,与李白和杜甫的情感表达有所不同,章士钊更注重内心的自省与对文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