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4:39
偷声木兰花 题范女受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君挑独夜江船火,隔舫有人呼似我。
仔细披图,骨瘦髯清我不如。
孤松峭壁疑无路,啸向此中寻药去。
可许狂生,化作猿猱逐队行。
在寂静的夜晚,你摇曳着江上的船火,远处的船上有人在呼唤,声调听起来像我。
我仔细看了看这幅画,发现自己骨瘦如柴,胡须清冷,实在比不上你。
孤独的松树和峭壁让我怀疑是否还有路可走,我向这荒野高声呼啸,寻求药材。
也许可以许诺这个狂生,变作猿猴般逐队而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提及了古代文人常用的山水意象,以及隐士追求自然、寻找灵药的传统。猿猴象征着自由与灵动,暗指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
作者介绍
陈维崧,清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体会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上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了夜晚江边的情景,结合个人情感,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偷声木兰花 题范女受》通过描写夜晚的江边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夜间江船的火光与远处的呼喊,展现了孤独的氛围。接着,诗人自我反思,认为自己的形象与对方相比显得瘦弱而无力,传递出一种无奈和自卑的情感。最后,孤松和峭壁象征着人生命途中的艰难险阻,而寻药的意象则暗指对精神和心灵的追求。整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充满了孤独感与思考,同时又流露出一种对自由和解脱的渴望,表现出诗人对自我的探索和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孤独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我身份的思考,对孤独的感悟,以及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哲思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君挑独夜江船火”中的“挑”字是什么意思?
a. 挑选
b. 摇动
c. 向前
“孤松峭壁疑无路”中的“无路”指的是什么?
a. 没有道路
b. 没有希望
c. 没有朋友
诗人对自我的感受是怎样的?
a. 自信
b. 自卑
c. 矛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维崧的诗更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孤独,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情。两者在意象上都涉及夜晚的景象,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