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第五尊师》

时间: 2025-04-25 14:47:01

诗句

苕溪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裘独茧纶。

只说泊船无定处,

不知携手是何人。

朱黄拣日囚尸鬼,青白临时注脑神。

欲访先生问经诀,世间难得不由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47:01

原文展示

苕溪烟月久因循,
野鹤衣裘独茧纶。
只说泊船无定处,
不知携手是何人。
朱黄拣日囚尸鬼,
青白临时注脑神。
欲访先生问经诀,
世间难得不由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师长的敬仰。诗人漫步在苕溪边,烟雾弥漫,月色朦胧,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安逸。野外的鹤,身披衣裘,似乎在独自渔猎,象征着自由。泊船的地方没有固定之处,诗人却不知道与他同行的究竟是哪个人。诗中提到的“朱黄拣日”,暗指那些被困在世俗之中的人,而“青白临时”则是一种对神、灵的追求。诗人渴望拜访他的老师,询问关于人生和修行的深奥道理,但却发现世间的真理往往与个人的修为息息相关,难以得到。

注释

  • 苕溪:指的是苕溪,位于今浙江省,因而被称为诗人隐逸的地方。
  • 烟月:指的是烟雾弥漫的月夜,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悠远的意境。
  • 衣裘:指的是野鹤披着的衣服,象征着高洁与清逸的生活。
  • 朱黄:指的是红色和黄色,可能暗指世俗的繁华与欲望。
  • 囚尸鬼:隐喻那些被世俗束缚的人,无法解脱。
  • 青白:象征着理想与道德。
  • 经诀:指的是经典和智慧的真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09年),字惟明,号青原,唐代诗人,原籍河南,后来生活在浙江。他以诗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士人隐逸的风气盛行。诗人通过描绘苕溪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诗歌鉴赏

《寄第五尊师》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在面对人生困惑时的迷茫与寻求。开头的“苕溪烟月”营造了一个宁静的环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世外桃源,令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宁静。接着,诗人以“野鹤衣裘”引入高洁的意象,象征那种不受世俗纷扰的自由生活。

在后面的四句中,诗人用“泊船无定处”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多变与不可预测。“不知携手是何人”更是引发了对伴侣与人生旅途的思考,诗人对同行者的身份感到疑惑,似乎在追问人生的意义与方向。

最后两句“欲访先生问经诀,世间难得不由身”,展现了诗人渴望向老师请教人生真谛的迫切心情。然而,面对世间的困难与个人的局限,诗人意识到,真正的智慧与理解,往往需要自身的修行才能获得。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苕溪烟月久因循:描述了苕溪的烟雾与月色,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2. 野鹤衣裘独茧纶:描绘了高洁的野鹤,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3. 只说泊船无定处: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迷茫,泊船没有固定的地方,隐喻人生的无常。
  4. 不知携手是何人:疑惑同行者的身份,暗示人生中伴侣的重要性。
  5. 朱黄拣日囚尸鬼:通过色彩的对比,暗指被困于世俗的人。
  6. 青白临时注脑神:象征着对理想与道德的追求。
  7. 欲访先生问经诀:渴望向老师请教人生哲理。
  8. 世间难得不由身:意识到真正的智慧需要自身的努力与修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朱黄拣日”与“青白临时”,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世俗与理想的冲突。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野鹤和烟月象征着隐逸与宁静的理想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人生成就的探讨。诗人通过自然景色与内心独白,表达了对自由、智慧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苕溪:象征隐逸的生活环境。
  • 烟月:象征朦胧与宁静的心境。
  • 野鹤:象征高洁与自由。
  • 朱黄与青白:象征世俗与理想的对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苕溪”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浙江
    B. 河南
    C. 四川
    D. 湖南

  2. 诗人希望向谁请教人生哲理? A. 朋友
    B. 老师
    C. 野鹤
    D. 自己

  3. “朱黄拣日囚尸鬼”中的“朱黄”象征什么? A. 自然
    B. 世俗
    C. 理想
    D. 智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李白《月下独酌》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对比罗隐的《寄第五尊师》和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罗隐更强调内心的追求与哲思,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感受。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深邃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和程德裕颂五首 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 其一 答王晦之见寄 观化十五首 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 其二 和答王世弼 次韵高子勉十首 逍遥乐 懋宗奉议有佳句咏冷庭叟野居庭坚于庭叟有十 南安试院无酒饮周道辅自赣上携一榼时时对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床笠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无拳无勇 臣字旁的字 包含邦的成语 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包含盈的词语有哪些 挨家按户 焱举 騃女痴儿 幾字旁的字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包含煮的词语有哪些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幽篁 口字旁的字 渊鱼丛爵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