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0:56
文成五利老纷纷,
方丈蓬莱但可闻。
万里出师求宝马,
飘然空有意凌云。
这首诗描绘了文人的壮志和理想。五利即五种利器,虽然已经年老,但仍旧纷纷扰扰;方丈和蓬莱是传说中的神仙之地,只有声音能够传达;出发万里去寻找宝马,心中却空有凌云之志。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推行新法,致力于改革政治与经济。他的诗歌多涉及社会、人生和理想,风格清新,富有哲理。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在经历了政治斗争和个人理想的碰撞后,诗中流露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感。
王安石的《文成》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高远志向与现实的无奈。开头的“文成五利老纷纷”即指出文人虽然年老,却仍然希望能有所成就,然而现实却是纷扰不休。接着提到的“方丈蓬莱”,则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象征着一种超越世俗的理想生活。最后两句“万里出师求宝马,飘然空有意凌云”,则展示了诗人在追逐理想过程中的孤独与无奈。尽管他志向远大,想要寻找心中向往的“宝马”,但最终只能感慨“飘然”而无着落,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整首诗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文人的悲壮与无奈,既有对理想的热切追求,也有对现实无情的叹息。诗中虽有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对理想不屈不挠的追求,展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的深邃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文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壮,同时也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了王安石对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诗中“文成五利老纷纷”指的是:
A. 年老的文人们在追求理想
B. 年轻文人在追求名利
C. 士人对现实的不满
D. 文人对历史的回忆
方丈与蓬莱在诗中象征:
A. 现实生活的烦恼
B. 理想的境界与追求
C. 文人的孤独
D. 政治的纷争
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在表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上,王安石更偏重于理性的思考与现实的无奈,而李白则常常通过豪放的个性表达出对理想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显著的差异,王安石的诗歌更显沉重,李白则更具奔放自由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