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8:57
自断此生休问天,
生得胡儿拟弃捐。
一始扶床一初坐,
抱携抚视皆可怜。
宁知远使问名姓,
引袖拭泪悲且庆。
悲莫悲于生别离,
悲在君家留二儿。
我自愿断绝这生,不再向天询问什么。
生下的胡儿我本想抛弃不管。
一开始是我扶着床,他刚开始坐着,
我抱着他、抚摸着他,都是令人怜惜的模样。
哪知远方的使者来问他的名字、姓氏,
我只能用袖子擦眼泪,悲伤又感到庆幸。
悲伤莫过于生离死别,
更悲的是在你家留下两个孩子。
作者介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政治才能著称,尤其以“变法”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王安石经历了个人生活的重大变故后所作,反映了他对生命、亲情以及离别的深刻思考。在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中情感真挚,触动人心。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中的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胡儿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和对亲情的珍惜。诗的开头即以“自断此生”开篇,表明了诗人对生命的绝望,仿佛在说自己已经无法再向命运求问。接着,诗人以胡儿为中心,展现了他对这个生命的怜爱与无奈。“抱携抚视皆可怜”,传达出对孩子的深厚情感,体现出一种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在“宁知远使问名姓”中,诗人表现出对即将离别的无奈和悲伤,尽管有悲伤,却又因为孩子的出生而感到庆幸,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整首诗显得更加深沉。结尾的“悲莫悲于生别离,悲在君家留二儿”更是将离别之痛推向高潮,在感叹人生无常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显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度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生命的无常和亲情的珍贵展开,表现出对生离死别的深切感伤,以及对亲人和孩子未来的担忧。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胡儿的情感?
诗中提到“悲莫悲于生别离”,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