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9:09
行有尚时观习坎,不终止处认兼山。
止中自有流行好,不在从违用舍间。
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虽有坎坷也要接受;
停下脚步时要认识周围的山川,别让自己停滞不前。
在停下的时刻也会有流动的美好,不要执着于放弃和选择之间的纠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流行”与“止”的对比可联想到古代哲学中关于动静的辩证关系,尤其是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的理念。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040-1099),字元亨,号止庵,宋代诗人、官员,擅长诗词,风格典雅,常与友人唱和。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与变革并存,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强调在动与静中寻找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这首诗通过对“行”和“止”的探讨,深刻表现了人生旅途中的选择与思考。开篇以“尚时观习坎”,强调在行走中应关注时势,表示诗人对现实的洞察力与警觉性。接着提到“止中自有流行好”,则引导读者思考即使在停滞的时刻,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与变化,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令人振奋。诗中通过对比,展示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变,呼唤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不应丧失信心,而应在变化中寻找机会,探索自我。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涵深远,体现了魏了翁作为宋代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哲理思考,既有对生活的反思,也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诗中蕴含的哲理非常适合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也能引起共鸣,提醒我们在忙碌与压力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欣赏周围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动静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与思考,勇敢面对坎坷,珍惜每一个瞬间的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行有尚时观习坎”意味着什么?
A. 生活中要关注时机
B. 生活中要放弃一切
C. 生活中要安于现状
D. 生活中要追求完美
“止中自有流行好”指的是什么?
A. 停止一切活动
B. 在静止中也能发现美好
C. 永远保持不变
D. 只关注外界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魏了翁的《次韵李参政 其三》更侧重于对生活态度的探讨,李白强调的是孤独与思乡之情,而魏了翁则是在动静之间寻找内心的平衡与美好。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