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此身》

时间: 2025-04-27 17:59:42

诗句

此身日日一箪贫,贫里留残自在身。

独把筇枝行又立,东风花柳不嗔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9:42

原文展示:

此身日日一箪贫,
贫里留残自在身。
独把筇枝行又立,
东风花柳不嗔人。

白话文翻译:

我每天都过着贫穷的生活,
在贫穷中保留着自由的身心。
我独自拿着拐杖行走又停下,
东风吹拂,花柳摇曳,毫不在意他人。

注释:

  • 此身:指“我”这个人。
  • 日日:每天。
  • :盛食物的器具,这里指代贫穷的生活。
  • 自在身:自由的身心状态。
  • 筇枝:竹制的拐杖,象征着行走和依靠。
  • 东风: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
  • 花柳:指春天的花草树木。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常见于古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略,金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受到赞誉。诗作多以写景抒情为主,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金朝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态度,体现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身》是一首简洁而深刻的诗,诗人以“此身”开篇,直接表达自我的存在和状态。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自由的境界。诗中“日日一箪贫”的表述,虽然反映了物质的匮乏,却并不显得悲观,反而传达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贫穷并未限制诗人的内心世界,反而让他在“贫里留残自在身”的状态中找到了一种内在的平和与自由。

接下来的“独把筇枝行又立”则展现了诗人独自行走的姿态,筇枝不仅是行走的工具,更是他独立精神的象征。最后一句“东风花柳不嗔人”更是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东风带来的春意盎然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即使身处贫困,也要与自然和谐共处,乐观面对生活。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态度,传达出一种从容与洒脱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身日日一箪贫:诗人承认自己的生活是贫困的,每天都在忍受这种贫穷。
  2. 贫里留残自在身:在贫穷中他依然保持内心的自由与自在,不受物质的束缚。
  3. 独把筇枝行又立:独自走路,偶尔停下,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与从容。
  4. 东风花柳不嗔人:春风吹拂,花草摇曳,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心中不再有对他人的怨恨或嫉妒。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独把筇枝行又立”,表达了独立的生活态度。
  • 拟人:将自然的“东风花柳”赋予了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生活的淡然与乐观,尽管身处贫穷,诗人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自由与宁静,享受自然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贫困与简朴的生活。
  • 筇枝:象征独立与坚持,支撑着诗人的生活。
  • 东风、花柳:象征春天的希望与生命的活力,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贫穷?

    • A. 通过“日日一箪贫”
    • B. 通过“东风花柳”
    • C. 通过“筇枝”
  2.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秋风
    • B. 春天的温暖
    • C. 冬天的寒冷
  3. 诗人对贫穷的态度是:

    • A. 悲观
    • B. 乐观
    •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此身》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但《山居秋暝》更加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而《此身》则更强调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金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句 其二 小隐园诗 约游西溪信马不觉行过据鞍联句 小隐园诗 送馀姚知县陈最寺丞 送馀姚知县陈最寺丞 双松亭 来燕堂联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鬓影衣香 玄字旁的字 归位 洗垢寻瘢 包含环的成语 小食 石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尤物移人 切齿咬牙 高处不胜寒 铁钉铁铆 耳字旁的字 惠言 映蔽 包含墓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