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1:29
五子诗 其三 梁比部有誉
作者: 徐中行 〔明代〕
梁生南海彦,早岁握明珠。
滔荡秉大节,深湛思独殊。
献赋聊薄游,偶与同好俱。
杨榷得宜筌,清响奋天衢。
大雅一以振,巴人空滥竽。
浊世多局促,中怀惨不舒。
振衣谢尘网,逝将还旧庐。
增城与罗浮,仙人可等期。
伊余薄世恋,夙昔同玉趋。
安得凌风翼,与尔长相须。
梁生南海的彦,年轻时就已经握有明珠。
他胸怀志向,气节高尚,独具深邃的思考。
我献上赋诗以消遣,偶尔与志同道合的人相聚。
杨榷得当,筌网轻响,振奋人心于天街。
大雅之声一响,巴人却空自滥竽。
在这个浑浊的世道中,心中感到压抑不舒。
我振衣谢去尘网,打算回到旧居。
增城与罗浮,仙人或可相期。
我对这薄世情怀依恋,昔日与君同游。
怎能不借风翼,与君长久相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中行,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洒脱,常表达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处于社会动荡和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五子诗 其三 梁比部有誉》是一首充满理想与现实矛盾的诗作。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生态度的追求与对浑浊世道的深切反思。开头提到的“梁生南海彦”暗示了诗人对才华横溢之人的敬仰,接着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大雅之声与巴人滥竽的对照,表现出对高尚文辞的追求与对平庸之态的不屑。诗人在浊世中感到局促,内心的挣扎和渴望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提到“增城与罗浮”,暗示着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归宿,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最后一句“安得凌风翼,与尔长相须”,展现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追寻理想生活的愿望,情感真挚,意蕴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表现了诗人清高的气节与深邃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友谊与理想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梁生南海彦”指的是谁?
A. 梁比部的朋友
B. 一位有才华的人
C. 诗人本人
诗中“大雅一以振,巴人空滥竽”表达了什么?
A. 高雅与低贱对比
B. 赞美巴人的技艺
C. 对世俗的无奈
“安得凌风翼,与尔长相须”中“凌风翼”的意思是?
A. 有翅膀飞翔
B. 追求自由
C. 与友人相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五子诗 其三 梁比部有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