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早起》

时间: 2025-07-30 20:27:11

诗句

短发梳残月,轻裳试晓风。

无言浑似道,多病欲成翁。

竹简聊千载,藜羹亦万钟。

昂昂非自异,琐琐得无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0:27:11

原文展示:

短发梳残月,轻裳试晓风。
无言浑似道,多病欲成翁。
竹简聊千载,藜羹亦万钟。
昂昂非自异,琐琐得无同。

白话文翻译:

将短发梳理在残月之下,轻薄的衣裳在晨风中试探。
无言之中仿佛在诉说,身体多病似乎要变成老人。
竹简虽有千年的历史,藜羹却也能值万钟美酒。
昂然自有其独特的气度,琐屑之事确实没有相同。

注释:

  • 短发:指的是短发型,梳理时的状态。
  • 残月:指早晨时分,月亮即将消失的状态。
  • 轻裳:轻薄的衣裳,指清晨的衣着。
  • 晓风:清晨的微风。
  • 无言浑似道:虽然没有言语,但似乎能表达出一种道理。
  • 多病:身体多病,形容健康状况不佳。
  • :指年老的人。
  • 竹简:古代书写工具,象征文化的积累。
  • 藜羹:指用藜麦等食材煮的粥,象征质朴的饮食。
  • 昂昂:高昂,形容气度。
  • 琐琐:琐碎,形容细小的事情。

典故解析:

  • 竹简:古代文人常用竹简来记录思想和文学,象征文化的传承。
  • 藜羹:出自古代文献,藜羹代表着朴素的生活和饮食文化,对比奢华生活的另一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存,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常关注生活的细节与哲理。

创作背景:

《早起》作于清晨,诗人通过晨起的场景,表达个人对健康、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日常生活的观察。

诗歌鉴赏:

《早起》是一首描写清晨的诗作,通过诗人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晨起时的宁静与哲思。诗的开头用“短发梳残月”勾勒出一个清晨的画面,短发与残月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索。而“轻裳试晓风”则营造出清新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晨风拂面的场景中。

接下来的“无言浑似道,多病欲成翁”,诗人以自我反省的语气,表达了对健康的担忧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流露出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似乎每个清晨都在提醒他身体的衰老。

“竹简聊千载,藜羹亦万钟”则是对文化和生活的反思,竹简代表着知识的积累,而藜羹则象征着朴素的生活。这一对比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也反映了他对生活价值的思考。

最后一句“昂昂非自异,琐琐得无同”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强调了个体的独特性和生活的细微差别,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在清晨的背景下,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短发梳残月:描绘了清晨的意象,短发与残月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轻裳试晓风:轻薄的衣裳在晨风中轻轻拂动,体现了清晨的清新与柔和。
  3. 无言浑似道:无言的状态反而传达了深刻的道理,表现了内心的思索。
  4. 多病欲成翁:身体的多病让人感到衰老,表达了对健康的忧虑。
  5. 竹简聊千载:竹简作为文化的象征,表明知识的积累。
  6. 藜羹亦万钟:朴素的饮食同样有其价值,反映了生活的真实。
  7. 昂昂非自异:昂然自信的气度,强调个体的独特性。
  8. 琐琐得无同:琐碎的事物没有相同,体现了生活的多样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简”与文化相联系,象征知识的积累。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句式,提高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如“无言浑似道,多病欲成翁”,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场景,表达了对生命、健康、文化与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的独特视角与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晓风:代表清新的开始与希望。
  • 竹简:象征文化的传承与知识的积累。
  • 藜羹:象征朴素的生活与真实的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短发梳残月”中的“残月”指的是什么时间的月亮?

    • A. 初月
    • B. 满月
    • C. 残月
    • D. 再月
  2. 诗中提到的“藜羹”象征什么?

    • A. 奢华生活
    • B. 朴素饮食
    • C. 名望地位
    • D. 文化传承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迷茫
    • B. 对健康的忧虑
    • C. 对财富的追求
    • D. 对友情的渴望

答案:

  1. C. 残月
  2. B. 朴素饮食
  3. B. 对健康的忧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描绘了清晨的情景,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
  • 杜甫《春望》:虽是春天的描写,但同样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大辞典》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文背诵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别越王 菩萨蛮 晚沐,和韵 绮罗香 愿在衣而为领 登碧鸡山呈尹制府 题龙居寺 竹闲亭 射圃 竹闲亭 观澜亭 竹闲亭 灌木亭 竹闲亭 曲水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靡所不为 辰字旁的字 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诬的词语有哪些 醉吟商 鸟字旁的字 大块文章 亠字旁的字 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正人先正己 隶字旁的字 一榻横陈 侄男 存项 远怀近集 劳结尾的成语 言字旁的字 公望 雷腾云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