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2:21
田不曾耕地不锄,谁人闲散得如渠。
渠将底物为香饵,一度抬竿一个鱼。
这块田从未耕作,土地也没有被耕耘,
谁能像我这样悠闲自得呢?
我用底下的东西做鱼饵,一次抬起钓竿就能钓到一条鱼。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著名典故,但通过描绘钓鱼的情景,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向往与闲适生活的追求。钓鱼在古代常被视为一种隐逸生活的象征。
杜荀鹤(约850年-933年),字景阳,号山人,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
《钓叟》创作于杜荀鹤晚年的隐居生活中,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展现了他追求宁静与闲适的心境。
《钓叟》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钓鱼者的闲适生活,诗中描绘了一幅恬静自然的田园图景。开头两句“田不曾耕地不锄,谁人闲散得如渠”,直接表明了作者的生活状态,透露出一种对世俗事务的淡漠。诗人以“渠”自喻,表现出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渠将底物为香饵”,则展现了钓鱼的细节,暗示着即使在这种悠闲的生活中,作者依然与自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最后一句“一度抬竿一个鱼”简洁有力,完美地传达了钓鱼的乐趣与成就感,并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淡泊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钓鱼的情景,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忙生活的厌倦。
诗中“田不曾耕”意味着什么?
诗人用什么作为鱼饵?
“渠”在诗中指代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