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卜算子·满二望三时》

时间: 2025-05-02 12:36:59

诗句

满二望三时,春景方明媚。

又见蟠桃结子来,王母初筵启。

无数桂林山,不尽漓江水。

总入今朝祝寿杯,永保千千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6:59

原文展示:

卜算子·满二望三时
作者: 邹应龙 〔宋代〕

满二望三时,春景方明媚。
又见蟠桃结子来,王母初筵启。
无数桂林山,不尽漓江水。
总入今朝祝寿杯,永保千千岁。

白话文翻译:

在满月之时,期待着新一轮的月亮,春天的景色显得分外明媚。
又看到了蟠桃树上结出桃子,王母的初次宴席开始了。
无数的桂林山,绵延不绝的漓江水。
都汇入今天祝寿的酒杯中,愿能长保千年万岁。

注释:

  • 满二望三时:指的是农历的二月与三月之交,象征春天。
  • 蟠桃:传说中的仙桃,寓意长寿和吉祥,王母娘娘的蟠桃树在春天结出桃子。
  • 王母:王母娘娘是道教中的女神,掌管长生不老的仙桃。
  • 桂林山:指桂林地区的山水美景,象征自然的美好。
  • 漓江水:漓江是流经桂林的一条著名河流,象征绵延与生生不息。
  • 祝寿杯:祝贺长寿的酒杯,寓意祝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邹应龙,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春天的季节里创作,表达了对春光的赞美和对长寿的祝福。它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还融入了道教文化中的长寿理念。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满二望三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开篇的“满二望三时”以时间为线索,引导读者进入春天的氛围,接着“春景方明媚”则直接呈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令人心旷神怡。接下来的“又见蟠桃结子来,王母初筵启”则把春天的景色与神话故事相结合,蟠桃的出现不仅是对春天的描绘,更是对长寿的向往和祝福。

“无数桂林山,不尽漓江水”则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最后一句“总入今朝祝寿杯,永保千千岁”将整个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祝酒的场景与长寿的愿望交织在一起,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的祝福。

整首词以清新明快的语言,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满二望三时:在农历二月的满月,期待三月的到来,暗示春天的到来。
  2. 春景方明媚:春天的景色正如花朵般灿烂美丽,生机勃勃。
  3. 又见蟠桃结子来:蟠桃树上结出了桃子,象征着长寿和幸福。
  4. 王母初筵启:王母娘娘的宴席开始,暗示着神仙的祝福和庆典的氛围。
  5. 无数桂林山,不尽漓江水:描绘了桂林的壮丽山水,象征着绵延不绝的美好。
  6. 总入今朝祝寿杯:所有的美好都汇聚在祝寿的酒杯中,寓意着团圆与庆祝。
  7. 永保千千岁:祝愿长寿,传达出对生命的珍视与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色比作明媚,生动地传达了春天的美好。
  • 对仗:如“桂林山”和“漓江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蟠桃象征着长寿,酒杯象征着庆祝,赋予了更深层的文化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长寿的祝福,表现了人们对生命美好和自然的热爱,传达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景:象征生机与希望。
  • 蟠桃:象征长寿与幸福。
  • 桂林山、漓江水:象征自然之美与生生不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蟠桃”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爱情
    • c) 长寿
    • d) 权力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王母”是指__

  3.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 (对/错)

答案:

  1. c) 长寿
  2. 王母娘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长干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长干行》:同样表现对生命与爱情的珍视,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
  • 《春望》:描绘春天的同时,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动荡与诗人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老境 官居书事 自儆 蔬食 雨後凉甚 杂题 风月 忆昔 山家暮春 睡起至园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道之士 兀字旁的字 包含屏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包含备的成语 伸述 同天 靑字旁的字 掣襟露肘 首丘之思 寻找 海水桑田 偏施 丰墙峭址 遗孽余烈 丿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