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7:58
作者: 史卫卿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平明晴可爱,眼界一湖春。
不见水中鹭,惟多堤上人。
梅花已白尽,柳色正青新。
日暮无歌舞,清幽属野身。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晴朗的美好景象,眼前是一湖春水,令人心旷神怡。水面上看不到白鹭飞翔,只有堤岸上人影徘徊。梅花已经凋谢,柳树的嫩芽正翠绿鲜亮。傍晚时分没有歌舞声,只有那清幽的环境让我与自然融为一体。
作者介绍:史卫卿,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事的敏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季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正值梅花凋零、柳树吐绿之际,反映了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春天的生机。
《春晴》是一首描写春日美景的诗作,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首句“平明晴可爱”点明了主题,晴朗的天气让人心情愉悦,眼前的湖水如春天般明亮,仿佛一幅生动的春景图。接下来,诗人用“不见水中鹭,惟多堤上人”揭示了春日的生动与静谧,虽然湖面上没有白鹭翩翩飞舞,但堤岸上游玩的行人却为这幅画增添了人情味。
“梅花已白尽,柳色正青新”则展现出春天的更替,梅花的凋谢象征着旧事物的消逝,而柳树的新芽则代表着新的希望和生命力,寓意着春天的再生与希望。最后一句“日暮无歌舞,清幽属野身”则让整首诗回归宁静,傍晚的寂静与自然的和谐使诗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内心平静。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使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梅花与柳色的对比,强调了春天的变化与生机。诗句简练而富有意象,展现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状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天气是怎样的?
诗中的梅花象征什么?
诗人如何描述傍晚的氛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春望》与《春晴》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春望》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动乱的感慨,而《春晴》则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两首诗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诗人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