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4:19
满江红 感遇
作者:王陈常
空有诗才,也难算先知先觉。惟窃幸迷途未远,是今非昨。忆度每思端木赐,滑稽雅爱东方朔。待来年游泮采芹香,奚云错。为文字,求开拓。红镫屋,青箱学。对上天搔首,解人须索。世俗休将驴作马,品评谁道鸡同鹤。莫嗤予陋巷与箪瓢,贫而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虽然我有诗才,但也不能算是先知先觉的人。只是庆幸自己迷途不远,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有所不同。我常常回想端木赐的风趣和东方朔的机智。期待明年能去游历采摘芹菜的地方,何必担心错过机会呢?为了文字,我在不断探索。红灯下的屋子,青箱里的书籍,我在向上天叩首,希望能得到理解。世俗的人不要把驴和马混淆,谁又能说鸡和鹤是同类呢?不要嘲笑我住在陋巷,手中只有箪和瓢,我依然乐在其中。
作者介绍:王陈常是当代诗人,作品多以古诗词的形式呈现,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气息。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传统文化与个人情感,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中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望,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满江红 感遇》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身才华的自省与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诗的开头就点明了诗人的立场,尽管有才华,但并不认为自己是先知,显示出一种谦虚的态度。接着,诗人回忆起历史人物,表达了对智慧和幽默的向往,显然是对当代文人风气的一种隐喻。
诗中提到的“红镫屋,青箱学”则展现了诗人对学习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尽管环境简陋,但其心中对文字的追求丝毫未减。诗的尾声则通过对世俗认知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对自我价值的坚持,不随波逐流,展现出一种独立的精神。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饱满,层次丰富,诗人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深刻揭示了社会的偏见与误解,最终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尽管身处陋巷,依然能够享受生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个人才华与社会认知的反思,强调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自我价值和内心的快乐。诗人通过自省与对比,表达出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知识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端木赐”是谁?
“红镫屋,青箱学”中的“青箱”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世俗的看法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