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木兰陂》

时间: 2025-05-04 11:34:57

诗句

木兰春涨与江能,日日江潮送晓风。

此水还应接鄞水,为谁流下海门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4:57

原文展示

木兰春涨与江能,
日日江潮送晓风。
此水还应接鄞水,
为谁流下海门东。

白话文翻译

木兰江的春水与江水一起上涨,
每天江潮伴随着晨风而来。
这水还应该与鄞水相接,
为了谁流向海门的东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木兰:指木兰江,地名。
  • 春涨:春季的水位上涨。
  • 江潮:江水的潮汐。
  • 晓风:清晨的风。
  • 鄞水:指鄞江,地名。
  • 海门:指海的入口,通常是指河流流入海洋的地方。

典故解析: 本诗未特别涉及典故,但将地名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现了地域的特色和自然的规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茂良,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注重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悟,表现了诗人在春日时节对江水涨落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木兰陂》通过描绘春天的江水涨潮场景,展示了自然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诗的前两句“木兰春涨与江能,日日江潮送晓风”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日常生活中自然现象的规律。春天的水位上涨,是生命复苏的象征,江潮与晓风的结合,更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后两句“此水还应接鄞水,为谁流下海门东”则引发了对水流去向的思考,水在流动,但它的去处和意义何在?这里不仅是地理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流转的隐喻,表现出诗人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哲理的思考。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意象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木兰春涨与江能:描写春天木兰江水的上涨,与江水的变化相结合,展示春季的生机。
  2. 日日江潮送晓风:通过“日日”强调了时间的连贯性,江潮的流动伴随着清晨的风,给人以清新之感。
  3. 此水还应接鄞水:提及水流的交汇,暗示不同水体之间的联系,象征着生命的相互依存。
  4. 为谁流下海门东:引发对水流去向的思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意义的探讨。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的结构相对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江潮和晓风拟人化,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性。
  • 象征:水流的去向象征着人生的流转与归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流转和时间无情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兰春涨:象征新生与希望。
  • 江潮:代表时间与变化。
  • 晓风:传达清新与生机。
  • 鄞水:象征地域的联系。
  • 海门东:暗示归宿与去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木兰”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江南某地
    • B. 湖南
    • C. 地名
    • D. 诗人名字
  2. 诗中“日日江潮送晓风”的意思是?

    • A. 日复一日的自然现象
    • B. 晓风送走江潮
    • C. 江潮每天都来
    •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C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温庭筠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温庭筠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比,龚茂良的《木兰陂》更注重水的流动与生命的联系,而温庭筠则以春花与江水结合,展现了更为细腻的情感。两者均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选录宋代诗人的经典作品,适合了解宋代诗歌风格。
  • 《古诗词鉴赏》 - 介绍古诗词的鉴赏技巧,适合初学者。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星岩二十景 其三 虹桥雪浪 星岩二十景 其二 沥湖渔棹 星岩二十景 其一 石室龙床 守岁明府舅懋节福清署中赋赠 迟叶太史不至先入武夷 高要李簿招陈浔州七星岩宴集 小金山怀郭景纯参军 秋日集海珠寺 古梅洞 潘君理古琴予重而赋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廾字旁的字 动手动脚 臼字旁的字 包含黍的成语 百二山河 纷难 高等教育 米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干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挝耳揉腮 凤舞龙飞 东施效颦 枯林 蚊虻过耳 冲锋陷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