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0:15
墙阴残雪
何频瑜 〔唐代〕
积雪还因地,墙阴久尚残。
影添斜月白,光借夕阳寒。
皎洁开帘近,清荧步履看。
状花飞著树,如玉不成盘。
冰薄方宁及,霜浓比亦难。
谁怜高卧处,岁暮叹袁安。
这首诗描绘了墙阴处残留的积雪,因地势原因而未能融化。斜月的光影映照在白雪之上,夕阳的寒光透过窗帘显得格外皎洁。我走出门外,看到树上飞舞的花瓣,宛如玉石般精致,却无法成盘。冰层虽薄,但也难以踏足,浓霜更是难以接近。谁来怜悯我在这高处卧着,岁末时节,只能叹息袁安的孤独。
作者介绍
何频瑜,唐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著称。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冬末,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知以及对个人处境的感慨,可能与当时社会环境和自己人生经历相关,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孤独的哲思。
《墙阴残雪》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诗歌,通过对残雪、斜月和夕阳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孤独的感慨。诗的开头“积雪还因地,墙阴久尚残”,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冬日图景,墙阴下的积雪因地势而未融,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沉重。接下来的“影添斜月白,光借夕阳寒”,则通过光影的变化,赋予了景象以情感,月光与夕阳的交织,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诗中“皎洁开帘近,清荧步履看”,不仅描绘了光的美丽,更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孤独的情绪,清晨的光辉透过窗帘,而诗人却在独自思考,似乎在问自己对生活的意义。接下来“状花飞著树,如玉不成盘”,通过花瓣的飘落,进一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无奈,虽美丽却无法把握。
最后两句“谁怜高卧处,岁暮叹袁安”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袁安的孤独境遇与诗人的内心感受产生共鸣,表现出对岁月无情流逝的叹息与对人生孤独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大量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增强情感表达。如“如玉不成盘”将花瓣的美丽与无奈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感叹与对孤独的深刻思考,借助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寂寞与对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墙阴久尚残”指的是哪里?
“谁怜高卧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皎洁”是指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