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0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06:35
瑞鹧鸪
作者: 王哲 〔元代〕
堪当姹女嫁丁郎。
认得婴儿住癸房。
幸有甲田知出入,
不无兑地做炎凉。
铅刀起处通神妙,
汞剑开时仗慧钢。
杀却三尸阴鬼尽,
一团红焰覆琼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即将嫁给心上人,表现出对未来生活的畅想与期盼。诗中提到婴儿的出生、居住的地方,以及理想的田园生活,展现出一种幸福的家庭氛围。同时,诗人通过铅刀和汞剑的比喻,表达了对修炼和智慧的追求,最后则是对阴鬼的驱赶和对光明未来的祝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哲,元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道教思想,强调修炼与精神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和政治动乱导致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美好家庭与修炼理想的描绘,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瑞鹧鸪》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作,通过对生活的描绘和对修炼的思考,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背景紧密结合。诗中开头的“堪当姹女嫁丁郎”直接引入了婚姻这一主题,表现出对幸福生活的期待。而后面的描写则通过对婴儿、田地和阴鬼的提及,深化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在这首诗中,王哲不仅表现了对家庭的向往,还通过“铅刀”、“汞剑”这些意象,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的力量,体现了他对道教修炼的理解与追求。最后“一团红焰覆琼岗”的意象,既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也暗示了对邪恶势力的驱逐,表达出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元代诗人追求内心世界的深邃和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比如“铅刀起处通神妙”,通过比喻将修炼与智慧的获取形象地结合在一起。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家庭生活的向往和对修炼精神的追求,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呼应了诗人在动荡社会中的内心挣扎与理想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姹女”指的是:
a) 一位美丽的女子
b) 一位老者
c) 一位战士
“铅刀”在诗中象征着:
a) 武器
b) 修炼的工具
c) 食物
“三尸阴鬼”在诗中意味着:
a) 幸福
b) 幽灵
c) 邪恶之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