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0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0:53
瑞鹧鸪
北归南去两无凭。
安得心如入定僧。
但觅奇方医病骨,
更缘何物遣孤灯。
欢娱未必当年梦,
酸楚何堪此际情。
误尽旁人谁误我,
谩将万事说来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孤独的感慨。诗中提到北归与南去,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迷茫与不安,只能寄情于往日的回忆。作者渴望如同和尚一般达到内心的宁静,但同时又意识到寻找奇药来医治内心的病痛是徒劳的。欢愉的时光未必如同往年美梦,而此刻的忧伤又何以承受?最终,诗人感叹自己在旁人的误解中,被误解的其实是自己,最终只剩下对来生的无奈想象。
郑骞,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人情冷暖的观察。
此诗写于作者心境动荡之时,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孤独境遇的无奈。
《瑞鹧鸪》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诗作。诗中通过“北归南去”这一意象,揭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他在南北之间徘徊的迷茫与失落。整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反问等,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安得心如入定僧”,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试图通过与和尚的比拟来寻求心灵的安宁。接下来的“但觅奇方医病骨”,则显示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无助,似乎无论如何寻求,都难以治愈内心的创伤。
“欢娱未必当年梦”一句,充满了对过往快乐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情对比,诗人意识到,曾经的欢愉已不复存在,而如今的酸楚却难以承受。最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强调了误解与孤独之间的关系,似乎在说,即使外界再如何纷扰,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而又无奈的孤独,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孤独、离别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求,表达了在生活的无常与人际的误解中,诗人所感受到的深深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北归南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安得心如入定僧”中“入定僧”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