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1:57
瑞鹧鸪
作者: 夏完淳 〔明代〕
断肠春信自年年,
烟雾珠帘掩翠钿。
红滴杜鹃花下雨,
绿回杨柳院中烟。
重重春恨凭谁说,
两两黄鹂唤欲眠。
独有多情明月在,
隔墙花影动秋千。
每年春天的哀痛与思念,
烟雾缭绕,珠帘遮掩翠绿的钿子。
杜鹃花下的雨点如红色的泪滴,
院中青杨的烟雾如梦般回旋。
这满心的春恨又该向谁倾诉呢?
黄鹂成双的鸣叫让我想要入睡。
唯有那情深意重的明月,
在隔墙花影中,轻轻摇动秋千。
诗中提到的“杜鹃”与“黄鹂”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常象征春天的到来与情感的寄托。“明月”则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常被用来表达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夏完淳(1620年-1649年),字季白,号澹庵,明末诗人,因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深情的作品受到后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末动荡时期,诗人心中充满对故国的思念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瑞鹧鸪》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爱情的深切思念。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内心的情感波动。开头的“断肠春信自年年”已直入主题,春天的到来对于诗人而言,既是自然的复苏,也是情感的重负,令人心痛。接着,诗人通过“烟雾珠帘”和“红滴杜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却又伤感的画面,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无尽思念与无奈。
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如“黄鹂”和“明月”,不仅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也增添了诗的音乐感。尤其是“独有多情明月在,隔墙花影动秋千”一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与世隔绝,既有对美好回忆的留恋,又有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优美,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鹂”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来临
B. 对爱情的渴望
C. 孤独与思念
“断肠春信自年年”中“断肠”意指:
A. 快乐
B. 心痛
C. 忧愁
诗人在最后一句提到的“明月”代表什么?
A. 现实的无奈
B. 对往昔的怀念
C. 对爱情的期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