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湖南江西道中十首》

时间: 2025-05-02 20:01:33

诗句

少陵阻水诗难继,子厚游山记绝工。

断璧残圭零落尽,新碑无数满湘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1:33

原文展示:

少陵阻水诗难继,子厚游山记绝工。
断璧残圭零落尽,新碑无数满湘中。

白话文翻译:

少陵的阻水诗难以继承,子厚的游山记也显得绝妙无比。
断裂的璧玉和破损的圭石已经全都消失,新立的碑铭却在湘中林立。

注释:

  • 少陵:指的是王维,因其居住地而得名,王维是著名的诗人和画家。
  • 阻水诗:指王维的《阻水吟》等作品。这里表示难以继续或超越王维的诗作。
  • 子厚:指苏轼,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游山记可能是指他的游记或山水诗。
  • 断璧、残圭:象征失落的文化或艺术,璧和圭都是古代的礼器,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崇高。
  • 新碑无数:指新立的碑铭,象征着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莹,号晓岚,南宋诗人,擅长诗词,尤其是古体诗。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是南宋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兴起的时期。诗人以湘中为背景,感慨古代文学的辉煌与当下文化的繁荣,反映了他对古代文人作品的敬仰与对现代文人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少陵”和“子厚”两位古代文人的名字为引子,表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学的缅怀与对当代文化的思考。诗的前两句强调了古代诗人王维和苏轼的才华,暗示后人难以超越。在此基础上,后两句则通过“断璧残圭”的意象,表达了对文化遗失的惋惜和对新文化的期待。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前半部分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古代文人的卓越;后半部分则通过象征的方式,展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变迁。诗人在表现对历史的追忆时,也传达出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他对文学和文化发展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陵阻水诗难继:少陵的诗作如阻水般难以继续,暗指王维的作品难以超越。
  2. 子厚游山记绝工:子厚的游山记作品极为精致,显示出苏轼的高超才华。
  3. 断璧残圭零落尽:代表古文化的璧玉和圭石已然破碎,反映了文化的流失。
  4. 新碑无数满湘中:新立的碑铭象征着当今文化的繁荣,充满了希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古今文人的对比,加强了诗歌的主题。
  • 象征:璧玉和圭石象征古代文化,碑铭则象征当代文化的蓬勃发展。
  • 排比:整齐的句式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的缅怀与当代文化的赞美,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与期待,显示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陵:象征古代文学的高峰。
  • 子厚:体现文人的才华和文化的延续。
  • 断璧、残圭:代表失落的传统文化。
  • 新碑:象征着新文化的诞生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少陵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王维
    C. 苏轼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新碑无数满湘中”象征着_____

  3. 判断题:刘克庄的诗歌风格偏向于对古代文化的批判。(对/错)

答案:

  1. B. 王维
  2. 当代文化的繁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游山西村》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现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
  • 苏轼的《赤壁赋》:探讨历史的流逝与个人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览卷赠张山人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经无锡县醉后吟 杂曲歌辞。昔昔盐。惊魂同夜鹊 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 别麻氏 哭李进士 旅次商山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底捞月 子字旁的字 炙肤皲足 巛字旁的字 辽卓 破崖绝角 包含挥的词语有哪些 冒猥 三长四短 拙于用大 亅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耸壑昂霄 抓开头的成语 肀字旁的字 看详 兴会淋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