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端嘉杂诗二十首》

时间: 2025-05-01 12:31:59

诗句

苏卫灭胡同拜爵,裴韩平蔡亦联镳。

只今光范门前客,太半河阳幕下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31:59

原文展示:

苏卫灭胡同拜爵,裴韩平蔡亦联镳。只今光范门前客,太半河阳幕下寮。

白话文翻译:

苏卫和胡同因封爵而相互拜访,裴韩与平蔡也在一起骑马。如今光范门前的客人,大部分是河阳幕下的隐士。

注释:

字词注释:

  • 苏卫:苏卫是指苏轼的好友,代表着当时士人的交往。
  • 胡同:与苏卫相对应的人,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士人或群体。
  • 拜爵:指封爵后的互相拜访,这是古代士人之间的礼仪。
  • 裴韩平蔡:四位士人的名字,表明他们的交往。
  • 光范:可能指光范门,代表一个特定的地点。
  • 河阳幕下:指在河阳的隐士,暗示这些人有隐居的生活。

典故解析: 古代士人之间的交往常通过拜访和骑马等形式来维持联系,诗中提及的“苏卫”和“胡同”体现了士人之间的社交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词人。他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是社会动荡,士人多隐居之时,诗人通过描写士人的交往,反映了当时士人生活的状态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士人之间的友谊与交往,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诗的前两句通过列举具体的人物,展现了士人之间的广泛联系,表达了对友情的重视。后两句则转向了当下的现实,反映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对士人理想生活的思考。

诗中“光范门前客”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交场景,展现了士人交往的繁华。而“太半河阳幕下寮”则带有一丝惆怅,暗示了士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华的反思。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士人心态的变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苏卫灭胡同拜爵:描绘了苏卫与胡同因封爵而互相拜访的情景,表现出古代士人间的礼仪和交往。
  2. 裴韩平蔡亦联镳:提到裴、韩、平、蔡四位士人,也在交往中,显示出士人之间的团结。
  3. 只今光范门前客:转向现实,提到光范门前的客人,表明社交场所的重要性。
  4. 太半河阳幕下寮:暗示这些客人多数是来自河阳的隐士,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对仗修辞,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象征:提到的“光范门前客”象征士人社交的繁华,而“河阳幕下寮”则象征隐士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士人的交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社交文化和士人的理想追求,展示了诗人对友谊与隐居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光范门:象征繁华的社交场所,体现士人生活的热闹。
  • 河阳幕下:象征隐士的生活,表达对宁静和隐逸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卫和胡同因什么而互相拜访?

    • A. 结婚
    • B. 拜爵
    • C. 参加宴会
  2. 诗中提到的“光范门前客”指的是?

    • A. 商人
    • B. 隐士
    • C. 士人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繁华的向往
    • B. 对隐居生活的思考
    • C. 对友谊的重视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士人之间的交往与社交,而陶渊明则更注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我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渚宫乱后作 寄边上从事 喜秀上人相访 多虞 寄左省韦起居序 兵部卢郎中光济借示诗集,以四韵谢之 敷溪高士 漂泊 壬戌西幸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养护 感化 请剑 一不压众,百不随一 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射筒 包含姊的词语有哪些 黄字旁的字 忠驱义感 走字旁的字 犒赏三军 包含规的成语 衣字旁的字 略物 龙血凤髓 身微力薄 肀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