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6:27
擢秀逋客岩,遗根飞鸟径。因求饰清閟,遂得辞危夐。
贞同柏有心,立若珠无胫。枝形短未怪,鬣数差难定。
况密三天风,方遵四时柄。那兴培塿叹,免答邻里病。
微霜静可分,片月疏堪映。奇当虎头笔,韵叶通明性。
会拂阳乌胸,抡才膺帝命。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的思索。诗中提到在高雅的山岩中,独自欣赏飞鸟的踪迹,因而渴望装饰自己的清雅之处,却意外地获得了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把贞洁的柏树与心志相结合,形态虽短小却并不奇怪,荣耀与失败交织,难以判断。
同时,诗中提到风把自然的变化带来,四季轮回的规律让人心生感叹,周围的邻里都因各种疾病而苦恼,而自己却能享受这一片清幽与宁静。微霜的静谧可以分割开来,皎洁的月光映照着这份清宁。诗人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仿佛在用一支独特的笔描绘出这一切,文字的韵致与情感交融,得到帝王的赏识。
陆龟蒙,唐代诗人,字子明,号山人。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常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其诗作多富有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作于诗人隐居生活的时期,反映了他对清幽环境的珍视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陆龟蒙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个人的哲理思考与感悟,体现了他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在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一个隐士于高山岩石间的场景,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世俗的摆脱。诗中“因求饰清閟,遂得辞危夐”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内心清净的渴望,以及在这种追求中所获得的精神超脱。通过对柏树的描写,诗人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坚韧与脆弱。
诗中描写的“微霜静可分,片月疏堪映”展现了秋冬交替时的宁静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最后的“抡才膺帝命”则表达了诗人对才华的自信与对命运的思考,似乎在暗示即使在自然中修身养性,依然能够得到世人的认可。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非常成功,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诗中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逋客”是指什么?
A. 隐士
B. 游子
C. 书生
“微霜静可分”中的“微霜”象征什么?
A. 冷漠
B. 清新
C. 灰暗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A. 山水
B. 飞鸟
C. 月亮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陆龟蒙的诗更强调内心的超脱与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自然的描绘与诗意的氛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