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3:06
早耕早布,节物如流春色暮。
金房土瘠无稻田,布耕播种种何处。
一春焦涸旱无雨,麦穗藏头犹未吐。
麦穗不吐人不忧,粟田再种秋可收。
只愁夏料欠输纳,悍吏坐门官不休。
早早地耕作播种,时节如流水般流逝,春色已近黄昏。
虽有金色的房屋,土地却贫瘠无稻田,播种又该种在哪里呢?
这一春天干旱无雨,麦穗的尖端尚未吐出。
麦穗不吐人并不忧愁,稻田再种秋天还可收获。
只担心夏天的粮食不足以交纳,严厉的官吏在门口不肯离去。
古代农耕文化中,春天是耕作的季节,农民们通常在这个时候开始播种,期待秋季的丰收。诗中提到的“金房土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而“悍吏”则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官僚体制和对农民的压迫。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经济发展与社会动荡并存的时代。他的诗歌多描写农耕生活,关注民生疾苦,风格质朴而富有乡土气息。
《七禽咏·早耕早布》创作于宋代,一个农业社会,对农民生活的描绘生动而真实。诗中流露出对农民生计的关心与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灾害和官吏压迫的深切感受。
《早耕早布》是一首关注农民生计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早春的耕作景象和干旱的困境,展现了农民的辛勤与无奈。开篇“早耕早布”强调了农民为生计而付出的努力,紧接着“节物如流春色暮”则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短暂,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有限的耕作时间。
“金房土瘠无稻田”,这一句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的残酷:尽管有生存的空间,但土地的贫瘠让人无处播种,带来深深的无奈与绝望。而“一春焦涸旱无雨”更是将困境进一步加剧,干旱导致的焦虑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情。
在对待丰收的态度上,诗人表现出一种淡然与无奈。“麦穗不吐人不忧,粟田再种秋可收”,尽管眼前的困境令人忧心,但他依然寄希望于未来的收成,展现出农民的坚韧与乐观。然而,随之而来的“只愁夏料欠输纳,悍吏坐门官不休”又将诗人推回现实的残酷,官吏的苛刻使得农民在收成未果之前就面临交纳粮食的压力,这种对比更突显了农民的苦楚。
整首诗在忧愁与乐观之间游走,通过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的结合,深刻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对未来的渴望,展现了人性的坚韧与对生活的执着。
整首诗反映了农民在自然灾害与官僚压迫下的生活苦境,展现了他们对未来的期望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这些意象共同编织出一幅农民生活的画面,体现了时代的艰辛与人们的坚韧。
下列哪一句反映了农民对未来的希望?
“节物如流”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悍吏”主要指什么?
这些书籍和文章能够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