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5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55:52
点绛唇 卧病惊秋
作者:高燮 〔清代〕
蓦地秋来,啼螀四面围灯起。
一床如寄。葬向虫声里。
夜静更阑,渐近阶前砌。
秋滋味。月斜风细。
枕畔分明记。
突然间,秋天来了,周围的蟋蟀在灯下鸣叫。
我躺在床上,像是有寄托,
仿佛葬在虫声之中。
夜晚静谧而深沉,渐渐靠近台阶的石砌。
秋天的滋味,月光斜照,微风细细。
枕边的情景依然清晰可记。
作者介绍:高燮,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涉及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风格细腻,常以小景抒发深情。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秋季,可能因作者卧病在床,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孤寂,借景抒情,渗透着对生命的思考与感伤。
《点绛唇 卧病惊秋》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在卧病期间的内心感受。首句“蓦地秋来,啼螀四面围灯起”便引入秋天的意象,突然的秋意似乎令人感到一丝不安,蟋蟀的鸣叫更是增添了孤寂的氛围。作者的病痛与秋天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
接下来“夜静更阑,渐近阶前砌”,描绘了夜晚的静谧,石阶的近在咫尺,暗示着作者和自然的亲密联系,却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抗拒的孤独。诗中的“秋滋味”、“月斜风细”则是对秋天细腻的描绘,令人感受到秋天的清冷与微风的拂面,仿佛在诉说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最后一句“枕畔分明记”则是对之前种种感受的总结,夜深人静之时,作者对过往的种种回忆愈加清晰,仿佛在追忆那些曾经的美好与失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病中的孤独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折射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啼螀”指的是哪种动物的鸣叫?
A. 青蛙
B. 蟋蟀
C. 鸟类
诗中“夜静更阑”意指什么?
A. 夜晚已经很晚了
B. 夜晚很热闹
C. 夜晚有很多人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什么感觉?
A. 乐观
B. 失落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