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6:08
登雄州北门楼
作者: 蒋概 〔宋代〕
壮士未酬志,乘秋感慨多。
幽燕新种落,唐汉旧关河。
塞月沉青琢,边声入暮河。
壮士尚未实现自己的志向,趁着秋天的时节感慨万千。
幽燕地区的新种植的庄稼已经成熟,唐朝和汉朝的旧日关隘与河流依旧在。
边塞的明月如同青色的美玉沉入天空,边地的声音传入了傍晚的河流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蒋概,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以豪放、悲壮为主,常常表现出对家国的忧虑与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末年,国家动荡,诗人感受到壮志未酬的深沉失落与对历史的感慨。在此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寄托了自己对理想无法实现的惆怅。
《登雄州北门楼》是一首充满豪情与感慨的诗作。诗的开头,诗人以“壮士未酬志”开篇,直接表达了自己心中未能实现的理想与抱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惆怅与失落感。这种情感在秋天的背景下愈加明显,秋天本是一个象征成熟与收获的季节,但在诗人的眼中,却变成了感伤与懊悔的时刻。
接着,诗人提到“幽燕新种落”,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理想的破灭。诗中提到的“唐汉旧关河”,更是引发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回忆与对现状的无奈。
最后两句“塞月沉青琢,边声入暮河”,则通过生动细腻的意象描绘了边塞的孤寂与辽阔。明月的清冷与边声的低沉相交织,形成了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相当丰富,既有对壮志未酬的深切感慨,也有对历史的思索与反省,表现出诗人心中那份复杂的情感与理想的坚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未酬的惆怅、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边境生活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历史感与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壮士未酬志”,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幽燕新种落”描绘了哪种自然现象?
“塞月沉青琢”中的“青琢”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