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0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3:44
送耿山人归湖南(一作送耿逸人南归)
南行随越僧,别业几池菱。
两鬓已垂白,五湖归挂罾。
夜涛鸣栅锁,寒苇露船灯。
去此应无事,却来知不能。
这首诗描绘了耿山人南归的场景,诗人随越僧一同南行,想起与耿山人的别离,心中感慨。他的别业(住所)旁边有几池菱角,岁月已使他的两鬓渐白,仿佛在五湖之畔挂上了渔网。夜里,涛声在栅栏边响起,寒冷的芦苇旁,船上的灯光闪烁。虽然离去时一切都似乎平静无事,但心中却明白再相见的可能性渺茫。
作者介绍:周贺,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送别友人耿山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重聚的渺茫期待,同时也映射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情的冷暖。
《送耿山人归湖南》不仅是对友人离去的送别,更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南方水乡的宁静与美丽,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头两句“南行随越僧”,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给人以生动的视觉体验,仿佛看见诗人与僧侣同行,踏上归途。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别业几池菱”描绘出自己隐居的环境,暗示着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与眷恋。
接下来的“夜涛鸣栅锁,寒苇露船灯”,则利用声音与光影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而静谧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离别的沉重。最后一句“去此应无事,却来知不能”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表面上希望离去后无事可忧,但实则内心深知再见的无望,这种矛盾情感使得整首诗更显深刻。
整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层次,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离别时的无奈,具有强烈的共鸣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惆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蕴含着深厚的友情与人生无常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南行随越僧”意指什么?
“两鬓已垂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却来知不能”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