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前汉门。樊崇徐宣》

时间: 2025-05-02 12:37:32

诗句

庸中佼佼铁铮铮,百万长驱入帝京。

首事纵隳三善在,归仁何虑不全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7:32

诗词名称: 前汉门

作者: 周昙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庸中佼佼铁铮铮,百万长驱入帝京。
首事纵隳三善在,归仁何虑不全生。

白话文翻译:

在平庸的人中,英杰济济,气势如铁铮铮。
百万军队气吞山河,直入长安城。
即使首事被毁,三公仍在,
归于仁义何必担忧生命的全然无恙。

注释:

  • 庸中佼佼:平凡之中却有杰出的人物。
  • 铁铮铮:形容声音洪亮,如铁一样坚硬,表示气概。
  • 百万长驱:指大军浩浩荡荡,长途行军。
  • 帝京:指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
  • 首事纵隳:指首领即使遭到失败。
  • 三善:指古代的三公,象征着权力与地位。
  • 归仁:归于仁德,重视道德。
  • 全生:指生命的安全、完整。

典故解析:

  • 三善:古代官制中,三公为最高官职,代表国家的治理。
  • 百战百胜:形容一种强大的军队战无不胜,能够快速进入敌方中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豪放的风格和对政治的关注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历史事件,表现出对国家的关心和对英雄的赞美。

创作背景:

《前汉门》写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强盛、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描绘军队的气势与对国家未来的期待,表现出对英雄的赞美和对仁义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雄浑的气势开篇,展现了无数英杰涌现的壮丽场面。诗人以“铁铮铮”形容这些杰出人物的气魄,引出百万大军的壮观场面,表达了对国家安稳和英雄气概的追求。尽管诗中提到“首事纵隳”,暗示政治的动荡和不确定性,但诗人依然强调仁义的重要性,认为即使在逆境中,也应保持对仁德的追求与坚守。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深厚,体现出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对英雄主义的崇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庸中佼佼铁铮铮:在平凡的中间,英杰突出,气势如铁。
  2. 百万长驱入帝京:浩浩荡荡的军队直入长安,展现力量。
  3. 首事纵隳三善在:即使首领遭受挫折,国家依然有贤能之士。
  4. 归仁何虑不全生:归于仁德,何必忧虑生命的安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用“铁铮铮”比喻人们的气概,形象生动。
  • 夸张:用“百万长驱”夸大军队的规模,显示强大气势。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英杰的赞美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强调仁义的重要性。即使在政治动荡之际,诗人仍然寄希望于仁德的回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铁铮铮:象征着坚强和不屈的精神。
  • 百万长驱:代表着力量和气势,象征着国家的强大。
  • 三善:象征着政治的稳定和道德的坚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庸中佼佼”是什么意思?

    • A. 平凡中有杰出的人物
    • B. 只有庸才
    • C. 所有人都平庸
    • D. 没有人出色
  2. “百万长驱入帝京”中的“百万”指的是什么?

    • A. 一百个
    • B. 一万
    • C. 大军
    • D. 平民
  3. 诗中提到的“三善”指的是什么?

    • A. 三个朋友
    • B. 三公
    • C. 三种善行
    • D. 三个国家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月夜忆舍弟》 vs 《前汉门》:两者均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但《月夜忆舍弟》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前汉门》则强调了英雄的气概与仁义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李明府 棹歌行 伤祝阿王明府 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一作春霁早行)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 晚泊江镇 在军中赠先还知己 冬日野望 咏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详语 酒入舌出 百身何赎 借面吊丧 色字旁的字 包含搒的词语有哪些 渡槽 脱身 众怒难任 一字旁的字 满结尾的成语 相优 青字旁的字 过路财神 髟字旁的字 陶泥 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