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1:32
盗贼纵横主恶闻,
遂为流矢犯君轩。
怪言何不早言者,
若使早言还不存。
这首诗描写了盗贼猖獗的情况,引发了朝廷的警觉,然而却因时机错失而无法挽回。诗人质疑那些早有预警的人,既然早就知道,为何不及时说出,难道说出后事情就能有所改变吗?
“流矢”在古代常用来比喻无情的攻击,源于战斗中飞箭的无情。诗中提到的“早言”则反映出古人对时机把握的重视,以及对未能及时警告的懊悔。
作者介绍:周昙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动荡时代,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他的风格简练而深刻,常通过简短的诗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乱和盗贼横行的时期,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治安和政治腐败的关切。
《秦门。再吟》通过简短的四句揭示了社会动荡和人心惶惶的状态。诗中以“盗贼纵横”开篇,直接点出当时社会的不安与混乱,接着通过“主恶闻”引入对朝廷的警惕,暗示着对治安问题的关注。诗人在表达对时局的无奈时,进一步引发对责任和时机的思考,质疑那些早有预警者的沉默。整首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也有对人性和责任的深入探讨,体现了唐代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流矢”)、对仗(“纵横”与“恶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社会动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无视预警和未能及时采取行动的失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流矢”比喻什么?
A) 无情的攻击
B) 恶劣的天气
C) 经济危机
诗人对早有预警的人持何种态度?
A) 欣赏
B) 质疑
C) 冷漠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对仗
C)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周昙的《秦门。再吟》更集中于社会动荡的现象,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个人在国家危机中的情感。这两首诗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但视角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